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部分

【註釋】

①徙(XI):遷移。這裡指向“義”靠攏,仗自己的行為符合“義”。

【譯文】

孔於說:“品德不修養,學問不探討,聽到正義不追隨,缺點 錯誤不改正,這些都是我的憂慮。”

【讀解】

聖人的憂慮當然都是他所處的時代的反映和社會現實的 照,不然的話,他憂慮什麼呢? 更進一步說,聖人所憂慮的四種現象實際上又不只是他所處 的那個時代才有,而是每一個時代甚至每一個人都可能出現的過病。

不講品德修養,不講學問,不講正義的原則,不改正缺點錯誤,只講金錢,只講賺錢之術,唯利是圖,有錢就是大哥。這些現象,難道我們還見得少了嗎?“讀書熱”在哪裡?“學問熱”在 哪裡?“雷鋒精神”又在哪裡?“自我批評的優良傳統”--更不 用提了!

所以,聖人真是“一肩挑盡古今愁”,連他的憂慮也是“放之 四海而皆準”的。他的救世主義的精神,至今不也仍然具有現實意義嗎?

………………………………………………

曠達的個人生活

【原文】

子之燕居①,申申如也②,夭夭如也③。

【註釋】

①燕居:閒居,古代士大夫退朝而居叫燕居。②申申如也:儀態舒展的樣子。 如,形容詞詞尾,義同“然”。③夭夭如也:和樂喜悅 的樣子。

【譯文】

孔子在家閒居的時候,儀態舒展自如,神色和樂喜悅。

【讀解】

一肩挑盡古今愁,憂國憂民憂天下的孔子在家閒居時卻儀態 舒展自如,神色和樂會悅,過著無憂無慮的個人生活,完全不是 我們所想象的那樣一副愁眉苦臉,嚴肅莊重的樣子。這是因為他 雖然憂中憂民憂天下,但卻不憂個人生活,在個人生活上抱著以 平淡為樂的曠達態度,所以始終能保持爽朗的胸襟,舒展自如的 心情。說到底,就是他很會調整自己的心態和精神。而不像我們 今天的人,急急如律令。東奔西竄,疲於奔命。電話有了要傳呼, 傳呼有了要手機,生怕失去了任何一個可以利用的機會,卻又逢 人便感嘆:“唉,活得真累!’”難道這累不是你自找的嗎?更何況 你累什麼呢?不外乎是累財累名累地位,累一己之得失、個人的 利益,其結果是連“燕居”的時間都沒有了,更不用說什麼“申 中如也,天天如也”。與其如此,倒不如向聖人學習,甩開個人名 利之累,退而間居,保持舒展和樂的心態,平平淡淡,輕輕鬆鬆 過一生。

………………………………………………

舉一反三的教學法

【原文】

子曰:“不憤①不啟,不悱②不發,舉一隅③不以三隅反④,則不復⑤也。”

【註釋】

①憤:指想弄懂而還沒有弄懂的心理狀態,也就是充滿求知慾時的精神 飽滿如晶狀態、②誹:指想用語言表達什麼意思而還沒有找到合適的言 詞的狀念。③隅:方。④反:反過來證明,也就是類推的意思。 ⑤復:重複,反覆

【譯文】

孔子說:“不到他想弄懂而弄不懂的時候不去啟發他;不到他 想說什麼而說不出的時候不去引導他;告訴他一方,他不能類推 其餘的三方.也就不再重複告訴他了。”

【讀解】

這是典型的啟發式教學方法。

激勵,誘導,啟發。

關鍵在於把握住火候,刺激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由此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我們讀《論語》,觀察孔子教學的例項:學生各述其志,暢所 欲言,甚至提出刁鑽古怪的問題;老師循循善誘,舉一反三,課 堂氣氛生動活潑,興味盎然,的確是卓有成效的教學方法。

遺憾的是,後世儒生尊孔讀經,居然沒有學到聖人的教學方 法,而是死記硬背,搞填鴨式的硬填,流風所及,培養出了不少 ”陳最良”式的酸腐秀才。

現代教學。方法推陳出新,電腦開始進入教室,與孔子的時 代已不可同日而語。但是,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反三的啟 髮式教學方法和精神卻並沒有因此而過時,依然值得我們為人師 表的人謹記並運用於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去。

………………………………………………

不要在喪事中大吃大喝

【原文】

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