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上官婉兒一事……”薛御郎開口剛說了一句,青兒從後方走來向敏之掬身行禮道,“賀蘭敏之殿下,天后娘娘召見。”
對上敏之含笑的視線,薛御郎緩緩鬆開握著他的手。
目送敏之走進大殿,薛御郎站在原地靜默許久後,徒地轉身往出宮的方向疾步走去。
走進大殿時,天后正坐在殿上看著什麼,上官婉兒不在身邊,敏之猜想大概是天后派人將她抱進內殿梳洗去了,畢竟在所有的歷史記載裡,上官婉兒一直都是很得武氏的寵愛的——儘管這寵愛來得有點離奇。
“敏之來了,”天后抬頭看了垂首站於殿下的人一眼,琉璃美目彎成兩道優美的月牙兒,“來得正巧,幫我瞧瞧,這建書十言是否完善。”
將錦緞隨手遞給一旁的青兒,命她接了走下殿交給敏之,身子微微往後歪靠在偌大的軟榻上,一瞬也不瞬地盯視著殿下那人。
敏之雙手恭敬捧過錦緞,側身展開看了許久後,才模糊想起以前歷史課學時,有關武則天的改革進言好像是十二條來著……
雖然具體是哪十二條敏之早已忘得乾淨,但因為考試時這道題目而平白扣了許多分,所以敏之還能大體肯定絕對是十二條而不是十條。
捧著錦緞來回看了許多遍,似乎能想到的都已記載在內,到底還缺少了哪兩條呢……
“敏之,”天后抿著淺笑喚回賀蘭敏之的思緒,“這建書十言如何?”
敏之額頭滲開一層細汗,抓著錦緞的手不禁反射性一下揪緊。
抬眼瞟向殿上那人,見她晶瑩透亮的眸子裡盛著滿滿笑意,敏之有些摸不準她究竟是不是真的意在這建議十事上?
“依微臣所見,”敏之深吸了一口氣,決定冒險賭一把,“這建書尚不完善。”
“哦?”天后眼眸一亮,顯然是對敏之的話產生了極大的興趣,“說說看,還疏漏了何事?”
敏之只得將錦緞再度展開,看著上面的墨字道,“其實,這十條建議已經甚是完美。無論是從兵、民、官哪一邊來看,都是獲利極大的。只是……”
敏之腦中一道念頭飛閃而過,彷彿一下子抓住了什麼般,豁然開朗。
這麼說,十言裡息兵務農有了,禁浮誇服其哀有了,學禮義益原入有了,那麼歷來改朝換代,最不可避免的應該就是……
“只是什麼?”天后笑盈盈的看著敏之,眼睛裡溢滿了鼓勵與默許。
“只是,”敏之能感覺背後的汗滲溼了他的裡衣,握著錦緞的手指也微微泛白著,“再加兩條或者會更好。自古改朝換代,最不能避免的則是百姓悠悠之口,如能廣言路……杜讒口,會更有利於官民親近,使百姓感受到朝廷的……溫暖。”
最後兩個字幾乎是敏之從牙縫裡擠出來的。他總感覺這兩點其實可以併成一點來闡述,但為了博得天后的歡心,不令她的期盼有所落空,敏之還是將它分成兩點來完成。
天后在心裡仔細斟酌思忖後,悠然起笑道,“敏之所言,本宮會酌情考慮。”
“謝天后娘娘。”敏之俯身行了一禮——雖然他並不覺得有這個必要。
心底想要赦免李弘之罪的請求已竄至了唇齒間,但敏之還是強忍著將它咽回了肚裡。
畢竟現在天后未曾表露出任何要賜死李弘的意圖,自己若冒冒然前來請旨開恩,非但救不了李弘,甚至會將他提前推入死亡。
想到這裡,敏之只得緘默無聲。
又和天后討論了當朝的形式以及關於建書十言的具體化後,敏之恭敬告退。
等那道身影退出殿外,天后嘴角的輕笑逐漸擴大,笑意下隱著的深度益發明顯起來。
“青兒,”天后喚著身旁所站之人,“賀蘭敏之來棲鳳閣前,先去了陛下那兒?”
“是的娘娘。”青兒側身行禮,據實回答,“賀蘭敏之殿下請求陛下,允許太子殿下出宮學習。”
“出宮?”天后眉頭一挑,眼中利芒飛閃而逝,“那皇上答應了嗎?”
“是。”青兒點頭道,“陛下已經應允了賀蘭敏之殿下的請求。”
天后輕闔眼簾,靜默片刻後幽聲嘆氣,“青兒啊!本宮……是不是太心狠了?”
青兒彎唇一笑,柔聲回道,“天后娘娘也是為大唐江山社稷著想,成王者,無論心狠是否,總是需要付出一些代價,才能得到他們想要的。”
天后輕輕點頭,靠在軟榻上閉眼假寐。
“青兒,傳我旨意,”再度睜眼時,天后眼底那一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