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人還親自動手把牛分解了。
然後,一群五大三粗的漢子們過來排隊領肉。
林婆婆愣愣在一旁幫著稱肉,每人二斤,不多不少,胡家姑娘在另一邊發乾海貨,肉用稻草捆好,幹海貨直接捧走。
村民樂呵呵地走後,分肉的活計依舊持續,野牛肉五斤十斤的稱好,沒多會兒,又有一批人來領肉,這次來的都是胡家聘請的員工。
珍珠給她們介紹了林婆婆,大家都友善的與她打了招呼。
林婆婆一一見禮,記下不少面孔。
做清掃工作的丁氏與馬氏,藕塘幫工趙繁茂,帳房黃延成,在學堂教課的楊夫子,教授女學的呂先生,還有武學那邊的方師父與方教輔,住在隔壁的凌老先生與他的孫子凌希,當然,還有廚娘趙虹玉與潘雪蘭。
最後,還有林婆婆自己。
小半天功夫,林婆婆就把與胡家有關的人員都認識了一遍。
胡家,真的有些奇怪。
好像不缺錢的樣子,家裡卻只請了兩三個幫工,連個下人都沒買。
學堂那邊的倒是請了好些先生夫子,她聽小姑娘潘雪蘭說,對面不遠的三處學堂都是胡家出資建成的,讓村裡的孩子免費入讀。
不過是村中富戶,竟然如此大手筆的建了三個學堂,其中還有女學。
林婆婆吃驚之餘,又有些慶幸,如果不是這樣有善心的人家,她也不會出現在這裡了。
晚飯,熬得濃濃的牛骨湯飄散了整個院落。
胡家吃了一頓香噴噴的牛肉大餐。
林婆婆堅持不與主家同桌吃飯,即使珍珠一再強調,胡家小門小戶沒那麼多規矩,林婆婆依舊搖頭拒絕,她接受的理念裡,主僕是萬萬不能同桌進食的,就算只是幫工,也一樣。
珍珠無奈,不再強求,林婆婆就自己在廚房邊上的矮几吃飯。
呂素青在小石頭“洗三”後的第四天搬進了新校舍的後院。
後院的格局與楊秀才家如出一轍,一間正堂帶了兩間廂房,一間廚房加一間洗漱房,最後面還有一間柴房和小片菜地。
呂素青母女三人的行囊不多,傢俱床鋪被褥枕套都是新嶄嶄的,胡家都給準備好了,廚房裡的鍋碗瓢盆亦是一應俱全。
入住當日,村長帶領村民給她們送來了米糧,不少和善的村民都送來了賀禮,幾顆雞蛋、一把青菜、一刀肉、幾文錢……
林林總總堆滿了廚房。
胡家更直接,李氏直接拎了一籃雞蛋,一罈滷肉和一筐瓜豆送了過來。
呂素青感動得一塌糊塗,自從孩子他爹生病後,她們遭受太多的白眼與嫌棄,像這般和善質樸的舉動,對她們來說,太過難得。
送走所有人後,呂素青掩上房門,抱著兩個女兒痛哭了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