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您學會了以後,回去可以給姑爺包幾個,姑爺準會高興。”紫玉半坐在矮凳上,手裡也拿著粽子葉在學包粽子。
尤雨薇嗔了她一眼,臉上微微泛紅,可眼裡卻亮閃閃的。
“可不是麼,雨薇,回去給顧祺親自包粽子吃,證明你沒白來一趟鄂州。”陶氏調笑著,手裡的動作卻沒停,她身旁的圓簸箕裡,已經擺放了五六個她自己包的粽子。
“夫人,您回府的時候,給國公爺包粽子了麼?”尤雨薇不甘示弱。
“國公爺不大喜歡吃軟糯的糯米,五月節他也只會應景的嘗兩口而已。”陶氏毫不芥蒂,笑著說道。
她們同出同入大半個月,陶氏對爽朗活波的尤雨薇已經很是熟悉了,兩人說話間就少了以往的生疏,多了不少親暱。
“五哥哥也不怎麼喜歡吃粽子,嫌粘牙。”尤雨薇跟著嘟囔。
“珺兒往年也不怎麼喜歡粽子,難道,男子都不喜歡吃粽子?”陶氏就道。
她的話惹得眾人又是一笑。
“那可不能這麼說,我爹和平安就很喜歡吃粽子,一個人能吃三四個呢。”珍珠就笑道。
“也是,你家包的粽子好吃,去年,珺兒都能一口氣吃兩個。”陶氏羨慕道。
“真的很好吃麼?我還沒嘗過你家的粽子呢。”尤雨薇急切問道。
“等蒸熟了,你嚐嚐不就知道了麼。”珍珠好笑。
等所有的粽子包好以後,三個大盆都差點裝不完,摞成了小山堆一樣的形狀。
不單是因為客人多,主要還得準備不少五月節的節禮。
平民百姓,講究三節往來,端午、中秋和春節。
正經親戚間走動,禮數都是不能少的。
還沒到初五,胡家已經收到了很多人家送的粽子了。
阿雲娘、趙虹玉和呂素青都早早準備好了粽子,提前送過來。
不少相熟的村民家也送了粽子,鄭二牛家、土旺家、東勝家、趙小磊家……
還有大姐夫黃延成家、二姐夫趙柏銘家、柳叔公家等等,但凡相熟一些的人家,都趕著趟送節禮過來了。
福安堂的劉平和十里香的年祥霖就更不用說了,每逢節日必定送來厚厚的節禮,今年還加上了圳安縣縣令張孝安的節禮。
自從兩次拜訪都被拒後,張孝安也學精了,每次只派張秋嵐過來,這次送五月節的節禮也一樣。
國公夫人一行人等,一直在胡家做客到五月節,這讓張孝安大感吃驚,細數下來,她們都快待了半個月的時間了。
加上來回趕路的時間,差不多要耗費一個半月。
可是,鎮國公蕭擎不是出了名的愛妻愛子麼?聽聞國公府內宅裡除了國公夫人外,連個侍妾都沒有,他怎麼能忍受她們母子在外逗留那麼長時間?
蕭擎怎麼能忍受?他是不能忍也得忍。
陶氏自從去了一趟鄂州,回京城後,就不時叨咕著下一次去的時間,已經在他耳邊唸叨了近一年的時間了。
這次因為有尤雨薇的陪伴,她就更加流連忘返了。
蕭擎發了兩次加急信讓兩人早日回京,陶氏都選擇性的忽略了。
他能這麼辦?他也很無奈。
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水寶地
張秋嵐來的時候,胡家煮的第一鍋粽子剛起鍋。
大大的圓簸箕裡,裝滿了熱氣騰騰的熟粽子。
小的三角粽、大的四角粽都包了不少。
整個院子裡都飄散著粽子特有的香味。
胡家的院門大敞著,小黃與樂樂在前院轉悠玩耍,陳鵬飛與大錘坐在自家的馬車車轅上,吃著李氏給他們送來的四角粽。
個頭不小的四角肉粽糯香軟粘,鹹香味美,陳鵬飛覺著自己至少能吃三個。
他吃完一個,繼續剝著第二個粽子的粽葉,張秋嵐的馬車緩緩駛了過來。
陳鵬飛有些不捨地放下粽子,自覺充當起門房小廝,進去回稟。
這幾日,來胡家送節禮的人太多,陳鵬飛也習以為常。
張秋嵐送來的節禮很豐厚,張孝安很精明,按著三份節禮送過來,鎮國公母子一份,文昌侯府四小姐一份,胡家一份。
陶氏收到節禮時,眼眸有些似笑非笑,位高權重如鎮國公府,陶氏見慣了像張孝安這般趨炎附勢的人,一想到以後,也許要與這樣的人家結親,陶氏心裡就有些不得勁。
可誰讓自家兒子喜歡呢,不得勁也的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