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的質量一流,更加上國內導演拍歷史正劇,能夠拍出大國氣象。換做是港臺導演拍,很大機率拍成小家子氣的作品。
而這部劇集不僅僅大紅,而且,在內行人眼裡,不由讚賞,因為真正的從中看到了文化底蘊和歷史。
香港最新的資料顯示,星辰臺播出《武則天》的時間段,收視率份額超過65%,基本上,香港同期看電視的觀眾,三分之二都選擇把頻道切換到星辰臺,收看新劇。
不少香港觀眾表示,畢竟是新創業系投資的影視劇,所以質量有保證。但實際上,這種質量不僅僅是有錢就可以了,而是要真正的懂歷史和文化底蘊。
講真,80年代國內雖然差錢,但卻不差錢。一部好的電影、電視劇,可以集中國內各種專家來出謀劃策,成本也不會很貴。換做是幾十年後,即使有錢投資大製作,但錢也多半是花在了片酬和五毛特效上,真正的歷史細節,誰會花功夫推敲?
國內的反饋也同樣非常好,山東臺因為首播這部劇,結果《武則天》第一集的收視率居然超過15%,不僅僅壓倒了其他電視臺的同期節目,就連央視的電視劇,也不能跟《武則天》相比。
《武則天》作為中國唐朝女皇,這個概念在國際上也是很時髦,而香港目前還是亞洲影視娛樂風向標,《武則天》在香港大熱,自然是吸引大量亞洲的發行商感興趣。在第二集播出時,人氣再度上升,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等國家的電視臺已經爭先恐怖的搶奪發行權,避免被競爭對手拿走。
雖然亞洲地區的電視劇版權賣不出什麼天價,但也靠著薄利多銷,迅速的回籠了1800萬元的資金。等到電視臺首播之後,再發行VCD,應該是能獲得不菲的利潤。
基本上,僅靠著海外的電視播放權,製作成本已經收回了。國內繼續播出,主要也就是給公司和旗下藝人大口碑。
但是讓陳家林意外的是,《武則天》在國內剛播出了第二集,就被緊急叫停了,而且老同學還給陳家林一頓訴苦,說他也捱了上頭的批。
“到底怎麼回事?”林棋忍不住有些疑惑,他當初看了片子,沒覺得有什麼大的毛病,都是按照官方的史書和部分野史作為參考拍的,應該算是正劇風格,但是為什麼就不讓播了呢。
“唉,這事都怪我,電視臺給的說法是,第二集女演員們穿的太少露的太多,人民群眾舉報說有傷風化,影響不好……”說起這事,陳家林也覺得委屈,其實他找設計師還原唐朝仕女裝,是完全符合唐代著裝標準的。唐朝的風氣,就是那麼開放,當時的人們就是這麼穿著的,他可沒進行瞎編亂造。
但是近千年以來,中國的道德審美,反而比唐朝還要保守。
以至於,一部唐朝的影視作品,在服裝道具中過於還原歷史,反而遭到當代的道德人士的河蟹。
林棋聽了陳家林的話,忍不住笑了,原來是這樣。
八十年代的思想確實開放,但僅限於文學作品,可以肆無忌憚的寫。但是,把文字變成影視,在公眾場合放,遇到的阻力就比較大了。
試想一下,現在連泳裝都因為社會風氣因素,很少出現在電視上。更別說,唐朝人穿的比泳裝還魅惑。
而80年代的年輕人見識比較少,別說是那種島國老師的硬碟收藏級大作。就連一些衣著暴露的海報和雜誌,也會被很多年輕人收藏。
見到的比那些泳裝海報還要有傷風化的唐朝美女,小年輕人有幾個把持得住?
“那你現在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麼?”林棋一時半會也想不出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畢竟陳家林可是很完整的還原了當時的場景,要是都穿的清朝差不多,那可就很無趣了。
至於,找關係讓高層施加壓力,將影片解禁,那又有點殺雞用牛刀,透支林棋本人的政治影響力了。
“林總你能不能給我一些時間,讓我好好想一想。”陳家林雖然有點愁眉不展,但卻是努力調整劇組的創作思路,並且,想方設法解禁。
……
這邊的《武則天》出了點小問題,而美國那邊的王安電腦也不太省心。
起因是因為林棋注入資金,增發了一倍股票,所以原本的老股東的股權稀釋了一半。比如,王烈原本代表王安持有56%的股權,但是,引進了新創業電子集團這個大股東之後,王烈這個董事長持有的股權稀釋到了28%!
所以,王烈覺得應該增持一些股票,但他又沒有多少現金,於是,就拿股票抵押找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