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普通的電腦使用者而言,影響電腦體驗的除了主機之外,顯示器也是至關重要,在某種程度上,顯示器對於使用者的體驗影響甚至超過顯示卡!
就如一些僅僅是看影視和動畫的使用者,根本就用不上高階顯示卡,因為影視的體驗主要取決於影視片源的解析度和顯示器的顯示效果。很多使用者根本就不玩遊戲,也很少進行復雜的圖形方面的工作,顯示卡對於其日常觀影的體驗影響是極其有限的。而使用者將480P顯示器換成720P的顯示器,看電影的體驗則是立竿見影獲得了提升!
顯示器不斷的抖動、閃爍,長期對這顯示器工作,自然會覺得眼睛要瞎。這時候重新整理率更高的顯示器,每秒鐘重新整理超過60次,這樣使用者的眼睛就舒服多了。
後來不少的顯示器廠商推銷“不閃屏”,也既是重新整理率更高更穩定,看不到螢幕閃爍現象。
到了液晶時代,藍光對於眼鏡損害更大,又增加了過濾藍光的功能。
不過,CRT顯示器和等離子顯示器,就不需要什麼過濾藍光的功能了。
等離子時代主要強調一下解析度和重新整理率即可,一部分液晶螢幕的缺陷在等離子螢幕中根本就不存在這些問題。
“盤古顯示器目前分多個版本,14英寸、17英寸和21英寸……”林棋微笑說道,“14英寸應該是目前顯示器主流尺寸,當然了這個尺寸我們覺得應該是入門級配置,在小的話肯定會看不清楚,盤古顯示器比市場上的同尺寸CRT顯示器各種引數指標和實際體驗效果都更優,但是它的全球參考零售價約為349美元美元,如果跟盤古2代主機同時購買,主機加顯示器的套餐售價僅998美元,比單獨採購更便宜!”
在場上的消費者紛紛的鼓起掌聲!
目前世界上主流的計算機價位一般都是在1500美元以上,這個價位的計算機包含了顯示器,通常14英寸的CRT顯示器目前價位也是在400美元以上。這樣的價格自然是遠遠超過其成本,可以說,目前PC相容機賺的絕對是暴利。
“14英寸349美元,17英寸449美元,19英寸649美元,這些顯示器基本上解析度和重新整理率的效能是一樣的,差別僅在於尺寸。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購買不同尺寸的等離子顯示器!目前,這些顯示器都是完美相容盤古一代和盤古二代的所有機型,PC或蘋果等等機型可能存在相容問題,當然,使用者可以透過安裝軟體驅動等等手段解決其他平臺的相容性問題。而盤古平臺,基本上是即插即用!當然……我們的顯示器的專業的電腦螢幕,它本身並不具備電視功能。如果使用者非要用它來收看電視,那麼可以接入我們公司推出的高畫質機頂盒,或者接入VCD播放器播放影音節目……”
“總而言之,我個人認為,高畫質不閃屏,才是電腦使用者專業的螢幕。達不到720P,螢幕太過於模糊!而重新整理率低於60的螢幕,根本就是拿電視機的設計理念來湊數,專業的電腦螢幕,不能那樣設計!”
“高畫質不閃屏,才是真正專業的電腦螢幕!而我們盤古等離子屏,滿足這兩個條件!價格上,也是相當親民!”
隨著林棋的介紹後,現場響起一陣陣的掌聲!
因為,盤古公司推出的顯示器,不僅僅效能具備顛覆性,而且,價效比更是令人驚喜!
這也是新創業電子公司的一貫特色,並不是以賺錢暴利為生存之道。而是以優秀的效能和低廉的價格來獲得更多的使用者,而大量的使用者使用,則構建了強大的生態。
不僅僅是使用者後續的消費形成的市場生態,而且……大量的訂單生產,更是形成了強大的供應商生態!
簡單說,即使一分錢不賺,一年銷售一千多萬甚至兩千多萬臺計算機硬體。這麼龐大的生產訂單,已經足以讓工廠積累大量的生產經驗和專利技術,給將來釋放利潤或者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做鋪墊。
更何況,新創業電子的產品並不是虧本銷售,即使是初期定價過低,也僅是虧本一年左右,基本上,暢銷的產品銷售一年以上,硬體本身也是非常賺錢的。
就如現在的盤古1代多核心主機,銷售一臺最低賺50美元,四核心、八核心這樣的高配置,銷售毛利更是可以高達200美元以上。
這就是消費電子產業的最基本邏輯,只要把市場給佔領了,即使最初虧本的,但隨著市場發展,遲早能夠為所欲為,賺取暴利。就如後來的三星先後在顯示面板和儲存器上喪心病狂的漲價,頂著使用者的罵聲賺取暴利。這是因為……當初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