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92章 心靈雞湯

為了塑造新的企業文化,林棋也算是蛢了老命,不算的將自己偽裝成科技和生產力的崇拜者,甚至比後世所謂的工業黨人更極端。

這也算是物質崇拜,但卻是生產力相關的崇拜,並且,在人類進步大義之下,比所謂金錢崇拜更高尚純粹的多。

同樣是崇拜物質,單純的金錢崇拜是腐朽的、墮落的。

生產力崇拜,卻可以包裝成為了人類未來和進步著想。

“一直以來,我都在思考,新創業電子集團為什麼要創立,我們要走向何方,我們未來到底有什麼追求?僅僅是讓我們的員工和股東致富,大家變成有錢人就足夠了?

實際上,錢到了我這樣的地步,再賺更多,應該不會對我產生更多的刺激和興奮。相比,有些股東和元老級的員工,也差不多是這樣。

總需要有思考一點理想,才能讓自己的下一步變得更快明確有意義。

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我暫時想出來了一些道理,新創業電子集團和新創業系,這樣大的公司,是一家科技公司,不應該僅侷限於市場佔有率和利潤,我們應該站在,做一家能夠賺錢的企業的基礎上,還應該更多考慮一下為人類未來做出一些貢獻。

人類是未來,不是取決於政客、野心家、庸人,更多取決於……能夠帶來創新的人!創新會帶來新的活力和生產力的進步。

我近期看了一些經濟、科技和歷史方面的書,也請教了一些相關的專家,進行了一些探討,最終,我形成了一個明確觀點——從宏觀層面來看,人類文明有史以來,經濟增長唯一動力就是靠著科學技術和新知識的不斷積累、應用。

每當新技術和新發明數量增多,人類文明就會出現昇華,生產力和物質都會獲得更大程度的提升。除此之外,別無他法,不靠發明和知識,人類根本沒有辦法將生產力提升百倍千倍萬倍甚至更多倍。

科技不發展的情況下,一個勞動力就是一個勞動力,就算過度剝削也不會創造3個勞動力的產出價值。但是,科技創新作為變數,人類不斷突破自我,一個先進生產力的個體,勞動生產效率可以比百年前超出萬倍以上。

也就是說,各種分配的主義,在人類整體發展史上都是浮雲。未來,人類應該的產出十萬倍百萬倍千萬倍億倍。靠著生產力的繼續指數化的發展,使得人類生產效率真正的達到極大豐富,才會突破狹隘。

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可能會為了幾鬥米幾袋糧,記仇一輩子。但是……你會為了1塊錢、20塊錢的矛盾,跟人記仇一輩子,永遠都當做血海深仇?不會!僅僅是因為,你的價值,因為科技的因素,比過去提升了百倍千倍。幾十塊錢的事情,不值得你記一輩子。

從石器木棍捕獵的上古時代。到金屬器具、紡織建築、耕種、文字等等被髮明的古代,人類的生產能力,毫無疑問至少提升了十倍。之後,再到工業革命之後,人類的的知識積累、普及和新技術被髮明出來的速度,比古典時代又快了幾十倍百倍,一個又一個了領域的生產效率,也同樣因為這些新知識和新發明而獲得巨大的提升。可以說道了19世紀,人類一年的產出,已經做到古典時代幾十年的產出。而到了20世紀,電力、半導體、網際網路、核電等等更多的重量級技術的出現,使得新技術和新知識以更快速度的湧現。如果跟古代相比,可能我們一天出現的新知識的數量,比古代一年發現的新知識和發明的新技術還要多的多!

而現代社會,不同的國家分為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也就是窮國,發達國家也就是富裕的國家。發展中國家都是類似,資源開發不足、市場基尼不發達,教育資源落後,以及技術工藝水平整體落後。

發達國家,有的是命好,比如領土發現豐富的資源,而人口又相對比較少,自然而然就富裕了。或是,佔據地利,是國際上重要的交通樞紐,比如,新加坡這樣的國家。這些資源優勢或地利優勢的發達國家不具備代表性。

更多成功的發達國家,更多是受益於科技水平的提升,一開始學習先進國家的技術,後來開始自己成為技術創新大國,新的知識和發明不斷湧現,自然而然就成為了發達國家。

二戰之後,全人類經濟迎來了一個比較好的發展階段,經濟發展速速,比以往數百年數年前更快。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在20世紀下半頁,不少甚至突破瓶頸,成為發達國家。而在過去,百年出現一個發達國家就已經很難得了。

而且,由於自由貿易和國際分工,導致了一輪又一輪的經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