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病殘,裝備更別說了,連機槍都沒兩挺,平時看看地方還行,這要打仗…”
“打仗用不著你們,”楊漢域立刻止住他,他心裡有些煩躁:“指個路總可以吧!”
楊漢域的聲音陡然變大把團長嚇了一跳,楊漢域目露兇光:“老子從四川來,對你門這裡根本不熟,這黑燈瞎火的,你讓我怎麼佈防?你要再敢動搖軍心,老子斃了你!”
團長打個寒戰,再也不敢提走的事了。潰兵穿過太倉,連夜向西撤退,太倉城內的老百姓早就跑光了,城內幾處起火,一些潰兵搶劫了商鋪,繼而開始放火,城中頓時變得更加混亂。
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七)
半夜,高得周率第一旅的兩個團趕到太倉,楊漢域立城戒嚴,派出巡邏隊在全城巡邏維持治安,同時開始在城內佈防。黎明前第二旅和第三旅先後趕到,楊漢域這才開始在城外佈防,他在城內放上一個旅,另外兩個旅放在城外。
黎明時又有大批潰兵退下來,其中包括不少高階將領,有幾個甚至是孤身一人,像八十七師師長馮聖法,由於師指揮部遭到日軍便衣隊襲擊,他僅僅帶著幾個衛士逃出;而十九集團軍司令薛嶽也只帶了半個指揮部。
混亂,一遍混亂,大部分部隊的建制已經完全失去,所有人都只顧埋頭向西跑,這種狀況讓133的軍心動搖,士兵們有些不明白為什麼他們還要守在這裡?
面對這種情況,楊漢域釋出告示明確聲稱留在這裡是為了給全軍斷後,阻擊日軍,同時也是接應正在前方苦戰的二十軍弟兄。
楊漢域除了釋出佈告還使出陰招,讓各部在潰兵中招收人員,有多少招多少。高得周等人立刻動手,在各個交通要道設立招兵站,或強留,或誘勸,或自動,兩天之內招收了三千多人,算是把部隊前期損失的人員補充齊了。
楊漢域在太倉佈置防務,楊森卻已經陷入苦戰,他把135留在羅店阻擊,自己率領集團軍直屬部隊和134趕到嘉定阻擊。
後衛戰鬥異常殘酷,日軍的攻勢排山倒海,在廟行的八十八師和稅警總團且戰且退,在羅店與135合兵一處,但依然擋不住日軍的進攻,八十八師打得只剩下三千人了,稅警總團也只剩下四千多人。
不過正是由於楊森二十軍和八十八師等斷後部隊的苦戰和犧牲,大部分潰兵才能成功撤出淞滬。
十一月十三日,日軍第十三師團和十一師團向嘉定發起進攻;同日日軍第九師團和第三師團突破羅店135和八十八稅警總團的防禦,王敬久指揮135和八十八師稅警總團向徐行撤退,以掩護嘉定側後。
十五日夜,楊森放棄嘉定,透過京滬公路迅速向太倉撤退,至此上海全部失陷,少數來不及撤退計程車兵逃進租界向英法軍隊繳械。
歷史在這裡有了一點轉變,由於八十八師調到大場作戰,以及陳誠事先開始的逐步撤退,謝晉元八百孤軍沒有如歷史出現,謝晉元隨八十八師一起後撤,經太倉撤到吳福線。
上海戰局急轉直下讓蔣介石追悔莫及。布魯塞爾會議依然沒有得出什麼有用地決議。指示泛泛地要求中日停戰。維護九國公約。甚至連最基本地譴責日本侵略地宣告都沒有。這一切讓蔣介石失望之極。九國公約地失望。讓蔣介石把希望轉到陶德曼地調停上了。
十一月十五日。攻克閔行地第六師團向青松進攻。二十一集團軍側翼受到威脅。廖磊指揮部隊向青浦方向撤退。依託青山天馬山青山展開防禦。國崎支隊和第六師團一部攻克松江。
十七日沿京滬公路進攻地日軍第十三師團、十一師團、一零一師團向太倉發起強攻。楊森指揮楊漢域133和134迎戰。
“格老子地。追得老子好緊。”楊森在城內最高地松塔寺觀察敵情。他在嘉定與十三師團打了一仗。然後就被追得死死地。跑進太倉沒幾個小時。小鬼子就追到了。不過楊漢域打了個反擊。擊潰日軍先頭中隊。迫使日軍放慢腳步。為楊森率領地134和直屬部隊順利展開贏得了時間。
“司令。我們要在這裡打幾天?崑山能守住嗎?”楊漢域有些憂慮地問。能撤出來地部隊已經全部撤出來了。剩下地走鐵路沿安亭崑山向吳福線撤退了。崑山防禦是從市區撤下來地第九集團軍朱紹良部擔任。
一提第九集團軍。在場地所有人都心裡發麻。第九集團軍地主力。八十七八十八三十六師已經全數調走。剩下地只有夏楚中九十八師李玉堂第三師十八師和保安總隊。
“二十一集團軍正在退向崑山。”參謀長劉墉的補充沒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