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了,必須用智慧,各方面都設想周到,促其成功,這才是統御人才的基本修養。
男兒到此是英雄
因此而引出孔子自己的表白,說明他對立身處世的態度: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這是孔子有名的話。 在《論語》上是“富而可求也”
,但在《史記。 伯夷列傳》上,司馬遷引用孔子的話是“富貴如可求也”
,還多一個“貴”字。 這也是一個問題,古書上這些小問題,讀書時也要注意到。 我認為《論語》的記載比較對,應該沒有“貴”字,因為《尚書。 洪範篇》上講五福:壽、富、康寧、攸好德、考終命,便沒有“貴”字。 我們中國人的人生哲學,富貴兩字往往連起講,富了自然就貴,不富就不貴,富更重要,所以在這裡富字應該已經包括了“貴”字而說的。孔子認為富是不可以去亂求的,是求不到的,假使真的求得來,就是替人拿馬鞭,跟在後頭跑,所謂拍馬屁,乃至教我
363
053論 語 別 裁
幹什麼都幹。 假使求不到,那麼對不住,什麼都不來。“從吾所好”。孔子好的是什麼?
就是下面說的道德仁義。 真的富貴不可求嗎?孔子這話有問題。 中國人的老話:“小富由勤,大富由命。”發小財、能節省、勤勞、肯去做,沒有不富的;既懶惰,又不節省,永遠富不了。大富大到什麼程度很難說,但大富的確由命。我們從生活中體會,發財有時候也很容易;但當沒錢時一塊錢都難,所以中國人說一錢逼死英雄漢,古人的詩說:“美人買笑千金易,壯士窮途一飯難。”在窮的時候,真的一碗飯的問題都難解決。但到了飽得吃不下去的時候,每餐飯都有三幾處應酬,那又太容易。也就是說,小富由勤,大富由命,但命又是什麼東西?這又談到形而上去了,暫時把它擺著。現在孔子所謂的求,不是“努力去做”的意思,而是“想辦法”
,如果是違反原則去求來的,是不可以的。 所以他的話中便有“可求”和“不可求”兩個正反的道理,“可”與“不可”
是指人生道德價值而言。如富可以不擇手段去求得來,這個富就很難看,很沒有道理,所以孔子說這樣的富假使可以去求的話,我早去求了。 但是天下事有可為,也有不可為,有的應該做,也有的不應該做,這中間大有問題。 如“不可求”
,我認為不可以做的,則富不富沒有關係。 因為富貴只是生活的形態,不是人生的目的,我還是從我所好,走我自己的路。
子之所慎:齊、戰、疾。
孔子平常非常小心注意的事:齊、戰、疾三件事情。 古
364
述 而 第 七153
代齊齋同義,清心寡慾謂之齋,古人在舉行國家大典或祭天地祖宗的時候,便要齋戒。 所謂齋戒沐浴就是清心寡慾,並不像現在的人,稱吃素為吃齋,這個錯誤在習慣上已用了一千多年,不必改它了。 古代的齋是內心的修養,要著重氣質的變化,在《禮記》中變化氣質第一步工夫,就是要“齋心”
,“毋不敬,儼若思。”現代的語彙,就是心理的淨化,所以孔子對“齋”是最謹慎,最小心的。其次是對戰爭,我們講軍事哲學思想史,經常也引用到孔子的話。他不是不懂軍事,而是對軍事哲學的理論很高明,只是平常不輕談戰爭。第三疾:是指衛生、保健的事,這是養生之道,他非常注意自己身體健康。 所以齋、戰、疾是他特別小心的事。孔子生活習慣的事,為什麼記載在這裡?前面說過,這一篇等於是第一篇《學而》的解釋、發揮,下面便講到: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韶是古代一種音樂的名稱,是三代以上的舜樂。 孔子聽了這個音樂,三月不知肉味。 有人解釋“三月不知肉味”說孔子在這一段時間吃素。當年五四運動,人們根據這句話,說孔子窮得連肉都吃不起。 實際不是這個意思,真正的意思是孔子聽了韶樂以後,心境之寧靜,思想之專一,吃飯的時候都不知道自己在吃飯,欣賞韶樂到了忘我的境界。 這也是描寫古代的音樂好到如此程度。 所以孔子感嘆,上古時代音樂的境界,有我們所意想不到的高明。
365
253論 語 別 裁
南面王不易也
講了孔子內心的修養,和教育弟子以及他自己生活的情況,給我們一個榜樣以後,下面就提出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