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積極開展環境宣傳教育的同時,肯定是要加強和完善環境監測和資訊系統建設,不斷擴大環境資訊公開的範圍,定期公佈主要環境資訊。透過各種形式,增加政府和公眾之間的交流,使公眾依法獲得環境知情權、監督權。
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才能由汙染製造者取代政府成為環境投資的主要承擔者,樹立汙染製造者在環保市場中的主體地位。
在環保事業的發展中,政府、企業、公眾需要明確劃分各自在環保事業中扮演的角色,建立合作式環境管理模式,有效發揮三者之間的協調與制衡作用,實現大環保策略。
“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現在是建設初期,不管是能源方面,還是環保方面,都需要政府做比較大的投入才行,畢竟民間的接受是有一個過程的。”範無病說道,“政府應當主動承擔這些支出,並不能夠因為沒有從民間得到這些開支成本,就可以消極怠工,那樣同樣是不負責任的做法。”
“政府預算雖然可以做,但是估計很多人會有怨言,畢竟從民間籌資已經成為習慣了,任何一項改進,都有可能導致整個體制的變革。”範亨對此表示了遺憾。
在範無病的計劃中,並非僅僅是籌建一個大能源部就完事兒了。為了科學地進行決策,還需要籌建能源委員會以便進行理論方面的論證,而為了監督能源部的運作,又需要成立一個獨立的稽核機構來進行監督,必須形成一環套一環的有效運作機制,才能夠使得大能源部發揮真正的作用。
“其實,金融系統的混亂,才是最應該先行整改的——”範亨說道。
範無病卻搖了搖頭道,“金融的混亂,不過是癬疥之疾而已,無法傷筋動骨,但是能源問題卻是心腹大患,不解決了這個問題,後遺症很嚴重的。”
在這一點上,範無病看得很清楚,金融問題很好解決,但是一直懸而未決的原因,其實就是因為有很多人從中受益,一旦你要把它變得制度完善起來的話,一步到位是不行的,這就相當於堵上了大家的財路,所有人都會反對你的。
但是能源問題不大一樣,這是一個普通組織根本玩不起的話題。針對的只是極少數的高階人物,說要解決起來,其實是最為大快人心的,而且阻力也不會很大,因為站在這個層面上的人物,不會蠢到把蛋都放到一個籃子裡面,也不會蠢到會公然跳出來反對高層決定。
至於說檯面下的交易,範無病一向是不懼怕的,不動用公器的前提下,他實在沒有必要畏懼任何人,因為自己是見得光的。而對方則是懼怕見光的。
實際上,這一次範無病選擇了大能源部作為老爸範亨主持機構改革的突破口,也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因為最近一個階段,又有了經濟過熱的苗頭了。
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以來,國內的歷次宏觀調控都有相同的規律,那就是:經濟過熱造成能源的緊缺,引發激烈的爭奪,於是中央政府透過行政手段對不同所有制企業進行調控和再分配。
而在這種調控和再分配中,國有企業、跨國企業以及民營企業獲得的政策待遇等級相當不同。這種現象幾乎每隔三到五年就會出現一次,形成了二十多年來的經濟週期。
目前雖然還沒有顯示出一定要進行宏觀調控,但是從總體而言,顯然也沒有偏離這樣的政策邏輯。中央政府進行宏觀調控的依據是,宏觀經濟出現了令人擔憂的過熱景象,特別是在重化工業領域,投資增長速度到了非控制不可的地步。
資料顯示,去年全國鋼鐵行業的投資總額為七百一十億元,比上年增長百分之四十六,而今年,這個數字則達到了一千三百多億元,投資增長近乎一倍。
與鋼鐵行業類似,電解鋁的投資也增長了近一倍,水泥投資則增長了百分之一百二十多。
宏觀投資過熱,漸成決策層的共識,此時已經引起了高層的密切關注。
目前高層已經召開了各省的主要領導電視電話會議,要求各地運用多種手段,迅速遏制盲目投資、低水平重複建設的勢頭。
而國務院辦公廳也發了檔案,專門舉行了關於嚴格控制部分行業過度投資的電視電話會議,明確要求對鋼鐵、電解鋁、水泥三大行業進行清理檢查。
按照這種一般的處理方式,國務院很快就會組織來自審計署、發改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建設部、農業部、商務部、人民銀行等部門的人員,組成督查組分赴各地進行清查。
至於說清查的重點,便是那些進入三大行業、盲目投資的民營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