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力量了。
勿以善小而不為,範亨對自己說道,於是他看著李允蘅的目光就非常友善了,“李小姐有時間的話,可以去江南省玩一玩,那裡還是有很多山水之樂的,到時候讓無病陪你一塊兒過來,我專門給你接風兒。”
“謝謝伯父,我一定會去。”李允蘅很高興,又給範亨鞠躬道。
範亨也沒有在這邊兒多停,畢竟這次是集體活動,他也是應邀而來,因此談了幾句話,就回到了他們那邊兒。
這一次範亨過來,卻是上海市政府跟香港的一些經濟組織之間的合作會談,不但邀請了許多工商界人士,也邀請了附近一些省市的領導,像範亨這樣的大有前途的中央委員,自然是邀請的首選。
而在香港方面,則是邀請了一些大集團的老闆,還有一些跟大陸方面走得比較近的政府官員們。
雖然中英之間在香港迴歸的問題上齷齪不斷,也有人擔心九七回歸之旅不會太順利,但是大部分中國人都可以堅信,無論是出於什麼目的,中國政府都會堅定不移地收回香港主權。就像鄧公說的那樣,九七年我們是一定要收回香港的,要麼坐著我的專列去,要麼就開著坦克去。
儘管港督彭定康想要搞直通車,並因此鬧得內地政府跟港府之間幾乎斷絕往來,但是大部分港府官員尤其是中國籍官員,就迫切地希望加強同內地之間的聯絡,為自己將來回歸之後鋪路,而深深紮根香港利益攸關的那些財團們,更是早就跟內地政府眉來眼去混到了一處,不管是捐建圖書館,還是建立基金會什麼的,無非就是破財消災,希望能夠延續在香港的壟斷地位,將百年富貴繼續下去。
香港和上海之間的關係由來已久,尤其是在金融方面的合作。
香港的股票買賣,可以追溯至一八六零年,早期英國商人在香港成立合資公司,其股票轉讓以私人交易形式,透過中間人撮合。一**一年,香港經紀協會正式成立,後來改名為香港交易所。
早期的買賣,大部分是在雪廠街街邊達成,經紀間互通訊息,包括貨源多寡、價格多少等,然後經紀會坐著人力車去找投資者洽談。當時的節奏很慢,成交不多,主要是英資公司如滙豐、置地、九倉、港燈、煤氣、電車、太古船塢、黃埔船塢及均益倉等。
解放前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還無法和上海相提並論,中國內地解放後,上海交易所部分券商和金融從業者開始轉戰香港,帶來了人才和不可或缺的資金,一些上市公司也出於各種考慮,開始遷移到香港上市,促進了香港股票市場的活躍局面。
以當時的大公司怡和控股為例,一九四九年以前,怡和的主要生意集中在長三角流域,之後出於各種考慮,確定以香港為中心。經過休養生息後,一九六一年怡和控股在香港上市,發行九十萬股,每股十六元,當時超額認購五十六倍,開市價三十一塊多,完全可以見證當時香港市場的繁榮。
可以說,香港目前的很多大財團,都是從內地跑過去的,加上這些人年紀老了之後思鄉心切的原因,這幾年改革開發之後,回到內地進行投資的人很多,上海與香港之間的經濟合作較為日益密切。
這一次的交流活動,無論從規格上還是規模上來看,都是近年以來比較罕見的了。
至於這次活動的目的,範無病也猜測到了一些,大概就是要孤立港督彭定康。
因為彭定康曾經表示即將改革立法局的選舉制度,除了要兩局分家,取消所有委任議席,並新增九個功能組別議席,使所有在職人士都有資格投票,變相使這九個議席成為直選議席,以加快香港的民主步伐。內地政府對此非常不滿,指出改革未曾諮詢中央意見,並聲言將在香港主權移交後取消有關改革。
儘管受到中央的強烈反對,彭定康的政改方案仍然成功在立法局透過,並在去年的香港立法局選舉中落實。但中央則表明放棄直通車,不會讓在去年當選的立法局議員過渡到特區立法會。
這樣一來,內地政府就需要拉攏一些可以配合自己的指導思想的要員們以控制九七之後的香港大勢,而對此有利益訴求的香港本地要人們,則也希望能夠得到內地政府的認可,繼續在過渡之後享有特權。
範無病有理由相信,隨著一年後香港迴歸日期的臨近,這樣的活動會越來越頻繁的。
第四百一十二章 蛤蟆們
事實上,當香港的迴歸日益臨近之時,投機香港的機會也越來越大了。
儘管因為港府和內地政府之間的齷齪,使得香港出現了移民潮,但是範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