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元素之後,就連一向都是穩重或者說呆板非常的土元素,也隨之,哥幾好一般地,跟隨著風、水、火三系元素流動了起來。
簡單來說就是,四系元素一起流動了起來,並在這種流動中,開始合流。
這流動,從四面八方而起,緩緩地,向著這片叢林的中間,也即方天的身邊匯聚,然後在一個直徑大約三米的圓內,形成了一個小小的元素漩渦。
而在這個元素漩渦的旋轉或者說牽扯下,方天之前聞到的那氣息,千百倍地濃烈了起來。
情況還在進一步變化。
這元素漩渦漸漸向著方天的身體內滲透,一點點地,但堅決推進,直到最後,在方天的身體中,那百十條經脈的一個連結或者說交集處,紮下根來。
在它落地生根的剎那間,方天有一種些微的暈眩感,好像整個心神,都被“震”了一下。
然後,一切感覺都消失,他的心神被徹底地拖入了,一個由四系元素組成的世界。
整個天地間,只有流動。
四系元素的流動。(未完待續。。)
第二卷 安居樂業 第六百章 新的發現
方天當初和眾人約定,要在藏書閣放上一本《我對修行的思考》的,而現在這本書的題目,換成了《閒言碎語四十三則》。
這四十三則,確實也是對修行的思考,其中每一則,都是深思熟慮後的提出,切中學徒階段及法師階段的修行,但與本來預定的,定位並不一樣。
“我對修行的思考”,該是一個系統的東西,而“閒言碎語”,真的只是閒言碎語。
並不是不能寫得系統,而是方天忽然覺得,這個題目,這本書,或許不應該由他一個人來寫,以後,讓協會的每一位成員,包括學徒與法師,都來參予這個構建,更好。
比如說,就擬定一個題目,“你認為,在修行中,或者說在修行這件事上,什麼是最重要的?”
方天會有方天的看法。
眾人會有眾人的看法。
學徒會有學徒的看法,法師也會有法師的看法。
不同的資質、不同的出身、不同的際遇、不同的層次,這種種“不同”,彙集起的“修行之最重要”,才更有看頭。
比他方天自己一個人的“真知卓見”,要有看頭的多。
這許多人,在這個問題上,不用溝通,不用碰撞,不用相互影響,他們只須拿出自己的認定就可以了。但是到最後,這些結論,卻必定有所重複,有所交結,然後匯成一二三四五六。
把這些要點歸納起來,其實就是修行總綱。
後來的修者,無論是誰,只要拿到這份總綱,都能從中篩選提取,凝鍊出屬於自己的修行之道。
這樣一本書。字數不會太多,或許只能稱之為“小書”,但就是這樣的一本小書,將有資格,陪伴一個魔法師從剛接觸魔法的小學徒開始,然後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六級,七級、八級、九級。
然後新晉法師、初法、中法、高法。
或許可以直到**師。
一本書,一生為伴。
而一個修者,有這樣的一本書。也就足夠了。
從協會的角度來說,這樣的一本書,有利於產生凝聚力,有利於造就歸屬感。
從方天個人的角度來說,一方面。是他越來越領會到,作為一個船長。“集眾”最重要。另一方面。則是方天本身,在逐漸走向純粹。
一棵樹,有人看到它或挺拔或遒勁的樹幹,有人看到它或繁多或醒目的分枝,有人看到它濃密的葉,有人看到它燦爛的花。
卻也有人會看到它。那深藏地下的根。
幹可有二,枝可有百,葉可有千,花可有萬。
而根必惟一。
回過頭來。方天才發覺,一路上,隨著修行的進展,他其實一直在自覺不自覺地向著這個“惟一”靠近著。
“立世、遊世、經世”是靠近。
“本心、塵心、道心”是靠近。
“十字修行體系”,是靠近。
“陰陽之道”,同樣也是靠近。
這般走下去,總有一天,他會真正地尋著那個根,摸著那個一,然後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持一可以識天下,持一可以行天下。
這持的,持的這個一,並不是“理”,而是“道”。
“理”,前世數千年來,該講的,世人早已講透。而在世間執行的,也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