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後,蔣介石又調大軍“保衛”。1936年12月,西安事變發生,張學良、楊虎城逼蔣抗日。經中共代表團參加談判,西安事變和平解決,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條件,十年內戰結束。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發生,中日戰爭全面爆發。17日,蔣介石在廬山表示“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29日,北平淪陷,30日,天津失守。31日,蔣介石發表《告抗戰全體將士書》,表示“抗戰到底”。8月20日,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將南北戰場劃分為五個戰區,同時制定作戰方針:“國軍一部集中華北持久抵抗,特別注意確保山西之天然堡壘,國軍主力集中華東,攻擊上海,力保淞滬要地,鞏固首都;另以最少限兵力守備華南各港口。”22日,蔣介石同意將紅軍改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9月改稱第18集團軍)。9月23日,蔣介石發表《對中國共產黨宣言的談話》,承認中國共產黨的合法地位,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10月12日,蔣介石正式承認南方八省的紅軍及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1938年3月,蔣介石被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選為國民黨總裁。在蔣介石的統率下,中國軍隊先後在淞滬、南京、晉北、徐州、武漢、長沙等地同日軍展開激戰。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