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等到全部工作結束後,我們就會對外發表研究結果。”安迪先生點點頭表示知道。
他聽懂了小老闆的意思,hibs研究所不缺那些虛頭巴腦的東西,但要想成功吸引到大批高技術人才,光是給高工資可不行,必須要拿出點成績來證明自己,不然很難吸引到一大批死腦筋的研究人員。
搞生物醫藥專業的高階人才,一般都不缺錢,即使是工作幾年的普通研究者,年薪大多也在二十萬美元以上,相對而言這部分人更注重名氣,查到sars起源這種大事,絕對可以吸引到不少人的注意。
韓宣真的很重視這家研究所,要不然也不會答應每年注入那麼多錢,投入金額比投進spacex公司的研究資金還高,在他看來能不能實現星際殖民暫且不談,最重要的是先保住現有患病者們的性命。
如今全球範圍內,每天光是因為癌症去世的患者數量,就多達八千人左右,這還是有記錄的,沒有記錄的數字更多。
另外,艾滋也是困擾當今醫學界的一大難題,自從美國1981年診斷出首例患者以來,這種病毒在全球範圍內的傳播速度驚人。
據聯合國hiv規劃署和世界衛生組織2004年十一月公佈的《2004年艾滋病流行報告》統計數字顯示,全世界的艾滋病感染人數2004年又創新高,突破三千九百萬人,新增感染者四百九十萬名,去年有三百多萬患者。
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仍然是hiv感染最嚴重的地區,感染率超過百分之二十五,那片地區九個國家的平均壽命甚至低於四十年前,韓宣的這些保鏢們也是男人,單身的那些偶爾會出去找樂子,但是在加彭時候,他們把褲子拉鍊管得很好。
除此之外,其他各種疾病也在困擾著人類健康,如果壽終正寢或者出現意外而死亡,那麼還算可以接受,但是因為疾病而喪命,更加讓人心痛,這也是韓宣成立這家研究所的初衷——挽救更多人性命,讓他們不被病痛折磨。
至於賺錢,這同樣也是一方面原因,但卻不是韓宣最看重的,十年前剛上大學那會兒,牧場鄰居老霍爾就是因為腦血管疾病而意外去世,一個那麼好的人說沒就沒了,後來他妻子搬走後,也因為腫瘤而死亡。
只要不是孤身一人與世隔絕,誰家都有些由於疾病而去世的親朋好友,最常聽見的名字當中就有“心臟病”、“中風”、“糖尿病”、“癌症”等等,他這是在利用從社會中賺到的財富,回報給社會,官方組織容易鬆懈、有進取心的藥企又捨不得或者沒錢投入,研究藥物從來都不是小開銷。
韓宣和安迪先生肩並肩往前走,安東尼執行官則在跟道森秘書小聲說話,作為唯一的貼身大秘書,道森時常跟安東尼執行官接觸,兩人算是老朋友了,聊天話題集中在最近這段時間去非洲的見聞,整天忙著工作,旅遊就是安東尼舒緩壓力的途徑之一。
相比起道森和安東尼先生的聊天內容,韓宣和安迪先生聊的就顯得高大上多了,他正在問安迪說:“你知道post-exposure-prophylaxis吧,這種藥物的後期推廣,進行得怎麼樣?
一年多之前就聽說它被研發出來,臨床結果已經出來了對吧?”
hibs研究所成立時間還短,即使算上它的前身,也不過區區五、六年時間,相比起一款藥物的研發週期,這算是很短的時間,雖說沒有研究出特別厲害的藥物,但陸續也有許多進展,其中就包括這款名為“post-exposure-prophylaxis”的藥物。
它的名稱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都很陌生,pep是一款新藥,唯一的作用就是和緊急避孕藥一般,但它預防的是hiv。
在此之前,學校、社群、醫院,全世界各個國家大部分的宣傳,僅僅是對艾滋病傳播途徑的科普,包括學校課本里對病毒的介紹,也僅僅停留在認知層面。
但卻從沒出現“如何在可能感染hiv初期,進行自我保護”的科普宣傳,這一點其實更加重要和實用,而初期的保護措施,最重要的就是hibs研究所研究出來的阻斷藥物,它可以降低感染風險。
原理是在病毒進入人體的各個階段進行阻斷,越早服用效果越好,在此之前人們只能透過各種專門抗hiv的藥物來減小風險,效果沒有pep好,這是一種很棒的新藥,所以才被韓宣記住……
“透過了,它如今已經生產出來,投放到各大醫院以及國際紅十字會。
後期推廣方面不是我負責,不過針對它效果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