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是這無邊深海之中的一葉扁舟。
如此大的修為,如此高深的境界,菩提祖師又稱自己在儒學方面還不足以能稱之為師也,一而再再而三的放低自己的姿態,種種所言只能說明這儒家學問的高深。
“儒學如海,廣闊無垠,放眼望去,也是難以看穿。”孫悟空開口道。
“深有此感,現在我不過是在儒道之外徘徊,雖然儒學看似如此,但是恐怕就連儒家的創始者——孔聖老師都無法稱自己完全洞徹儒學這二字。”廣華開口道。
孫悟空也不為怪,天下所修儒學之人都以孔子尊為祖師,孔聖孔仲尼乃是儒道的創始人,就連儒道的創始人都不敢放言自己對儒學之法已經到了瞭然於胸的地步。
“儒道之法高深莫測,師兄你能有此機緣,真是不俗啊,讀萬卷書的時間足以行走萬里路,但是行萬里路的途中又足以以萬卷書來伴,儒道高深,師兄這是對你的考驗啊。”孫悟空開口道。
廣華點頭:“師弟,你所言與我所想一般無二,讀萬卷書方可行萬里路,行萬里路有足矣讀萬卷書;孔聖有言,不恥下問,對於儒學就是如此,知者為師,不管年紀輩分如何。”
孫悟空點頭道:“的確是如此啊,知者為師。不知者好學,不然的話,是無法真正的參悟儒道的。”
說著孫悟空又翻開手中的書,書中第二頁刻著幾行字:天下學子,無高低之分,上下可求。手持書卷,方可自身長伴書香氣,方可暢遊儒學之海;三千大道,儒道其一,上問前人師者,下感自身醒悟,道論其中,不可不明。
孫悟空開口輕輕讀到,這篇書文寫了足足千字有餘。
“儒學之感——觀滄海。”
最後署名居然是這儒道大師觀滄海。這觀滄海的在儒學之門的名號恐怕只弱於孔聖,堪稱儒學第二人。
“這第二篇文章居然是觀滄海所作。”孫悟空驚歎道。
“觀滄海老師的確是儒道的先人,可以說是目前對儒學感悟最深的人,我此次行萬里路的終點計劃就是去尋到世外天山,尋到觀滄海老師,可以在其身邊聆聽幾年的教誨,此事師父已然同意。”廣華開口說道。
“觀滄海,的確不是一個俗人。我雖然只是初學儒道,但對這個觀滄海的名號也是耳熟能詳。師兄如果你的行萬里路可以到這觀滄海的身邊學習,自然是成就非凡,師弟提前恭祝你。”孫悟空笑道。
“誒,師弟,切莫打趣於我,觀師是否肯收我還不知道呢。況且,我能不能找到世外天山,觀師身處之地還不知道呢。”廣華擺手輕笑道。
孫悟空哼了一聲道:“哼,那觀滄海說的大義凌然,天下學子。無高低之分,上下可求,憑什麼就不能去向他請教呢。”
廣華笑道:“好,好,好,那就借師弟的吉言了。”
孫悟空點頭道:“師兄,你打算何時起身呢?”
“這個隨緣吧,最開始我下山的時候並未決定目的地,因為我根本不知道觀師的世外天山所在何地,我只是隨緣而行,隨天意決定,不知覺中我就來到這花果山,天意如此,讓我來此尋到師弟,可能我要在此逗留一段時間了,等待下一次決定。”廣華笑道。
孫悟空點頭,這廣華所言定然不是假話,天意尚且如此,如果不是天意,廣華可能先自己或者後自己來到花果山,但是偏偏在自己回來的這半年中來到花果山尋到自己,這不是天意還是什麼。
“如此便好,師兄正好幾日之後我要閉關,這花果山還望你能替我照料一番。”孫悟空開口道。
廣華點頭道:“這點你可以放心,此地我會照料好的。”
說著廣華直接取出手中金筆,在天空之中刻下一字:正。
正字如光,也充滿兩種意境,何為正?難道勝者為正?錯了,勝者最多隻有可能為王,卻永遠無法為正,正字光陰,抒兩面之意。
而如今廣華一字題正,光臨花果山,足以驅除心中對花果山充滿敵意,和心中充滿邪異的人。
“多謝師兄一字護山。”孫悟空急忙開口道。
“師弟,不用客氣,我所能做的也只有這些。”廣華開口說道,手中的經書一直沒有放下,突然翻到最後一頁,直接消失,再次浮現出一本新書,繼續翻動。
關於這點孫悟空也沒有怪罪廣華,的確這行萬里路和讀萬卷書並不一樣,行萬里路乃是按照緣分,天意所行,但是讀萬卷書,卻是永遠無法停下手中經書。
兩人又端起酒罈小酌一番,相互癱倒而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