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0部分

侯賽尼屬於伊斯蘭傳統派,納沙希比屬於奧斯曼人。兩者都反對復國主義,但對於英國人的統治,納沙希比認為阿拉伯人應該妥協,而侯賽尼在經歷一場坎坷和反覆無常的生涯後,成為一個終生不渝反對任何妥協的不屈不撓的民族主義者。起初,侯賽尼扮演了英國人的消極聯盟者的角色,但他最終像許多阿拉伯人一樣採取反英的立場,而且變成了一個種族反猶分子,並支援希特勒對猶太問題的“最終解決”。塞繆爾最為不朽的成就便是提拔了這個復國主義和英國人最有力的敵人。但有人爭辯說,侯賽尼恰恰是造成他的民族分裂的元兇,也是促進復國主義鬥爭的最大資產。

穆夫提:西牆之爭

首任英國總督慶祝自己馴服了耶路撒冷。1925年6月,懷揣著妄想,塞繆爾返回倫敦時,宣稱“違法亂紀已經銷聲匿跡”。一年後,斯托爾斯離開和平且市容已遠較過去美觀的耶路撒冷,被提升為塞普勒斯總督,接著又擔任了北羅德西亞總督。儘管如此,他依然嘆息:“耶路撒冷之後,再無晉升。”新任高階專員是普盧默(Plumer)子爵,一個長著海象式鬍子的陸軍元帥,外號“老普盧姆”或“普盧默老爹”。由於經費削減,老普盧姆不得不用數量遠遜於塞繆爾時期計程車兵維持秩序。他親自巡視耶路撒冷,並表現出一種安撫人心的鎮定。當他的下屬向他彙報政治上的緊張局勢時,他採取了鴕鳥政策,回覆道:“這裡沒有政治局勢,就不要創造一個!”

老普盧姆因健康不佳而退休,但當政治局勢開始緊張時,新的專員還未上任。1928年悔罪祈禱日,就在猶太人贖罪日前夕,猶太人在西牆按照猶太律法樹立了一道屏風以分開男女朝拜者。屏風和供年長禮拜者歇息的椅子是每年都會準備的,但今年穆夫提卻提出抗議,認為猶太人違反了規定。

穆斯林認為西牆是穆罕默德夜行登霄時拴戰馬卜拉格的地方,但在19世紀,奧斯曼人曾將附近的地溝用作驢廄。在法律上,西牆是阿布·瑪伊登捐獻的建築物,在時間上可上溯到薩拉丁的兒子阿夫達爾時期,因此它是“純粹的穆斯林財產”。穆斯林擔心,一旦猶太人佔有西牆,就會促使第三聖殿出現,而聖殿正位於伊斯蘭聖地(猶太人的聖殿山)上。但是西牆是猶太教最神聖的地方,並且巴勒斯坦猶太人相信,英國的限制條例以及擁擠的朝聖空間是數世紀以來穆斯林壓迫猶太人的結果,它們證明了復國主義的必要性。英國人甚至禁止猶太人在最神聖的日子裡吹起羊角號。

第二天,斯托爾斯的繼任者,喜歡自稱“耶路撒冷帕夏”的愛德華·基思…羅奇(Edward Keith…Roach),命令警察在贖罪日(猶太曆中最神聖的節日)儀式期間突襲西牆。警察毆打了正在祈禱的猶太人,並從年長的朝拜者那裡拉走椅子。這絕不是英國最光榮的時刻。穆夫提歡呼雀躍併發出警告:“猶太人的目的是逐漸佔有阿克薩清真寺。”他因此發起了一場抵制猶太朝拜者的運動,用石頭襲擊他們,用噪音驚擾他們。雅布廷斯基的貝塔青年組織遊行示威,要求進入西牆。

雙方正在改變著奧斯曼人時期的格局,因為所謂的現狀已不再反映真實情形。猶太人的移民和土地購買已引起阿拉伯人的憂慮,這點是可以理解的。自《貝爾福宣言》以來,已有大約九萬名猶太人到達巴勒斯坦。僅1925年,猶太人便從幾大家族手中購得了4萬4千英畝(約17806平方米)土地。不過,其實只有極少數狂熱的猶太民族主義者夢想建立第三聖殿,絕大多數人只不過是想在自己的聖地上祈禱。據說,新的高階專員約翰·錢塞勒爵士(John Chancellor)像“一個英俊的莎士比亞演員”,他要求穆夫提出售西牆,以便猶太人在那裡建立一座庭院。穆夫提拒絕了。對於猶太人而言,聖殿是他們自由祈禱的象徵並永存於他們自己的家園之中;對於阿拉伯人而言,卜拉格成了反抗和國家主義的象徵。

不祥之兆和恐懼籠罩著這座城市。“這就是沙漠中一座四面圍牆的山中城堡的傲慢和荒涼之美,毫無淨化的悲劇之美。”阿瑟·庫斯勒,一個居住在耶路撒冷併為雅布廷斯基的報紙撰稿的匈牙利復國主義者觀察說。這種“悲劇美”和“冷酷氣氛”使他產生了一種“耶路撒冷的悲傷”。庫斯勒渴望逃到庸俗的特拉維夫。他在耶路撒冷感覺到“耶和華憤怒的臉,正鬱郁沉思著人類強烈的慾望”。

1929年夏,穆夫提命令開啟一個缺口,使猶太人的西牆成為驢子和行人透過的一條阿拉伯大道,同時也讓宣禮員祈禱的號召聲和蘇菲派的誦唸聲壓過猶太人的祈禱聲。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