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乾脆先一把火燒了他們的商館吧,就說失火了,然後我們再派人在外面把守,把那些出逃的倭人都抓起來。”這時候,一位官員突然建議,“這些倭人數量並不多,我們只要都抓起來,他們就沒有人可以通風報信了。”
“這樣是不是聲勢太大了?”張道彥有些遲疑,“日本人要是問起來怎麼辦?”
“管不了那麼多了,先這麼辦吧。”太子做出了決定,然後重新看向了高澤,“還有別的需要沒有?”
“還有一件,殿下。臣負責的是物資的管理和儲存,因此倉儲也是歸臣來管的,別的問題都還好,就是這個問題最讓人煩心,釜山港之前沒有足夠的倉庫可以使用……殿下也知道,倉庫是大軍後方最重要的物事,一點也懈怠不得,尤其是我軍還使用了大量的火器,軍械和火藥就必須使用專門的倉庫來進行管理,斷斷輕忽不得,釜山現有的倉庫設施實在是難以滿足我軍的需要,所以我們想要再興建一些倉庫……可是現在到處都人手緊缺,難以達成這個目的,所以我們最近一直都是在為這件事煩擾。”
“既然急需,那就不要拖延,興建倉庫的事情可以放在首位,和興建營房的事情並行。”太子馬上就做出了決定,“至於人手不夠的問題……我會跟地方官親自去過問的,讓他們停下現在所有的其他工程,徵調高麗民夫來配合我們的工作。嗯……”
沉吟了片刻之後,他又想到了一個主意,“既然我們興建營房要讓大量的當地村民遷居,而且想必會影響到漁民的生計,那乾脆我們再僱傭他們當中的青壯來作為僱工,來為我們興建各種設施吧?這樣既可以加快我們各種設施的建造進度,也可以讓他們好歹有個著落。而且,我會讓當地的官府必須配合我們,從其他地方徵調青壯,如此一來勞力應該會足夠用了。我親自去施壓的話,他們應該會給得出人的。”
“殿下英明!”高澤大喜過望,連忙向太子表示感謝。
“對了,僱傭高麗民工的花費,還有修建倉庫軍營的花費,你們都要登記造冊,然後統計出詳細的賬目來,然後轉到我這邊來,我要讓專人來核計。”太子又加上了一句,“戰後給日本清算賠款的時候,這樣一筆支出也是要算在日本人的頭上的。”
一來是為了戰後的清算賠款,二來也是為了防止相關經辦的人貪墨。雖然大漢的律條極嚴,但是應該有的監管還是要有的。
“是,殿下。”高澤凜然從命。
接著,太子又看向了趙松。
“趙旅正,你是此戰的主將,你還有什麼要求?”
“回殿下,臣有兩個要求。”趙松躬身行禮,“這次出征的部隊,除了一個團是臣直屬而且曾經帶過的團之外,剩下的兩個團都是從其他地方的軍內調動過來的,相互之間並不是特別熟悉。而且,臣和這個直屬團一直都在遼東作戰,而他們之前一直在南方作戰,可能作戰的方法和經驗上也有區別。因此,臣需要花一些時間來訓練磨合他們,懇請殿下在釜山港外劃定一處偏僻區域供臣和部下練兵;另外,臣的作戰計劃裡面,海陸軍的配合機動尤為重要,多次需要海上登陸,所以臣需要讓海軍的人來專門隨同我們組訓,爭取讓海陸軍在發起進攻之前配合嫻熟。”
“趙旅正果然是我朝良將,確實作戰之前訓練最重要。”太子點了點頭,“好,那旅正繼續努力吧,一定要在發兵之前讓官兵們都訓練好,讓旅正如臂使指。”
“這也是臣的目的。”趙松繼續說了下去,“不過……殿下,釜山周邊人煙稠密,大軍一直在訓練的話,保密可能難以萬全……”
“事到如今就不要苛求保密了,我們離九州不過百里地,大軍齊致怎麼可能一點痕跡都沒有?我們一開始就不能指望全靠奇襲。”太子安慰了趙松,示意他不必擔心,“旅正不必在這件事上太過於擔心,就算露出一點端倪,日本人也未必能夠做出多快的反應。”
“希望一切都能如殿下所想。”趙松頷首,“對了,殿下,既然現在有這麼多工程上的事情要做,乾脆先將我們的工兵呼叫上來協助工程吧?他們都有建造的經驗,而且十分可靠,可以作為高麗民夫的管理人。”
“工兵都來齊了嗎?”太子問。
“臣清點了一下,現在已經來了大約八百人左右,足可以辦成很多事了,殿下。”趙松連忙回答。
太子原本想要立刻答應他的意見,但是話到了嘴邊卻又改了口。“這樣就好,那乾脆這樣吧,既然到處都需要民夫,那我們乾脆成立一個勞力局,由我來親自負責,任何地方要使用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