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放在嘴裡,清香可口。“桃花顏色好如馬,榆莢新開巧似錢。”因形似古時的銅錢,故稱榆錢,也有“餘錢”的意思。
當春風吹來第一縷綠色,枝頭就金黃的一串串地綴滿了晶瑩剔透、香潤迷人、似串串珍珠的榆錢。人們會趁鮮嫩採摘下來,做成各種美味佳餚。榆錢的吃法很多,可以做粥,做湯,也可以包水餃。做包子,蒸菜窩窩,或者和在面裡擀麵條,做拌麵等等。?只是這麼一想象,就控制不住口水快要流下來了。
妮兒越來越像吃貨發展了,簡單原始的食材,勝在新鮮、沒有汙染。
姚奶奶搖頭輕笑。捋了一下耳邊的碎髮輕嘆道,“說起榆錢那可是‘一樹榆錢半月糧’,榆錢兒就是窮苦人的救命糧。楊芽兒和柳葉兒也能吃,可是沒有榆錢兒好吃,也當不了飯。困難時期可真沒少吃了榆錢,說真的。俺可是真不想它。吃傷了。”
榆錢不登大雅之堂,姚灣村無論是村邊河沿、坑邊道旁,還是屋前屋後,院裡院外全部種滿了樹,只要是空閒的地方。就全部被鬱鬱蔥蔥的樹木擠佔。
其中有些樹就是榆樹,妮兒如今騎著大黃,可算是把姚灣村仔仔細細看了個遍。
村裡有滿身瘡痍生長了三四十年的老榆,也有正當生機勃發的新榆,雖然榆樹有不太直的樹幹,有粗糙皺裂的樹皮,使它與美麗灑脫的字眼離得很遠,然而卻憨態十足。不過,有一點是相同的,無論老樹新樹,還是醜陋的樹,夏天,葉子油綠油綠的,密不透隙,生機勃勃。
榆錢總在青黃不接時露出點崢嶸,讓那齷齪了一冬的風塵,頓時鮮亮了許多。
一次春風吹落的榆錢兒飄來,在春貴如油的雨中,遍地萌發出大頭針似的芽。
“咱家妮兒開口了,奶奶叫那幫小子,去夠榆錢。”姚奶奶起身抱著妮兒道,“今兒星期天,正巧孩子們都在家。這群猴兒下著雨就出去瘋跑了。”別看姚奶奶言語上責備著,這臉上可是眉眼帶笑。
鄉下孩子都不拘著,像是脫韁的小馬駒似的。
劉淑英則胳膊裡挎著籃子,緊隨其後,出了家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