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67部分

生。”

“像真界一般的大世界,幾無邊際,在時光浸染之下,都可能毀滅掉,而真界之中,看似日升月落,天然之法理,其實在數劫以來,也有變化。如今日月更替的長度,較三劫之前,已經長了七瞬,雖是微小,但不可不知,不可不察。日月更替已生變化,相應的天地之法度,難道就沒有變化了嗎?”

“……”

餘慈忍不住抬頭去看天空,只是劫雲封閉天穹,難見星月,便是見了,他又怎麼和三劫之前比對?

不過他相信,花娘子不會拿此事欺他。

“道者,恆也;天地者,長也;法者,時也。天長地久而難恆存,一時之法,豈可常哉?天地之法變易,修行之法又如何?”

餘慈深吸口氣:“自然是要變的。”

“不錯,正是此理!”

花娘子笑容不改,言語更是輕描淡寫,可所言之事,卻是愈地驚心動魄:“由此可知,道友《天府玄微通真九度經》‘書以神文’,是沒錯的;但若說是‘上承天地’卻是大錯特錯,除非將那‘天地’理解為‘大道’之義,方才說得過去。

“那各門閥大宗的經籍法典,其實都是轉呈‘大道’之妙,非尋常文字所能描繪,故以神文載之。至於度劫秘法,就是在這神文篇章的基礎上,據天地之法度,闡釋而成。

“每過一次天地大劫,天地的執行法度,都要有所變化,各類度劫秘法,也都要修改增益,有時甚至要全盤推翻,一步一證,不使之與新法脫節,才是正道。

“四大門閥,算不算此界最頂尖?可除了論劍軒情況特殊,自有其獨有的感應、證驗法門外,魔門有太元隱星執天魔無量法;玄門有紫微、六壬、太乙、天演等術;佛門亦有大智慧法門。數劫以來,其各部體系修改至少在五次以上,縱然每次都是微調,積累起來,也相當可觀。

“但世間一些宗門,奉其千百世之秘法如圭臬,敬若神明,固步不前,殊不知一場天地大劫,便是諸法常新,以舊之窠臼,解析新法,何其愚耶?緣木求魚、刻舟求劍、削足適履等喻,就是專為此等人而設!”

她話中沒有留下半分情面,自然有傲然之意橫出,有居高臨下,俯瞰世間萬物的睥睨氣概。

但很快,她便用盈盈的笑容沖淡了這些,又拿著餘慈舉例子:“道友出身離塵宗,當知宗門內有實證一部,由我看來,倒真是不凡不俗之舉,尤其是近年來,他們竟然還做成一件大事……”

餘慈抿起嘴唇,心中已有認識:不錯,離塵宗目前多了一部推衍之法。

按照花娘子的理論,度劫秘法應該是各宗根本典籍在不同天地法則背景下的不同闡釋,是鮮魚活物,卻不是漁獵之術。

每一次天地大劫,天地法則體系都會發生或大或小的改變,由此這種改變,修士的修行法門不管再怎麼精妙上乘,也要隨之調整,不然就有行差踏錯的可能。

而做出這種調整的關鍵,就在於推衍之法。

度劫秘法只是“一時之用”,而推衍之法才是與宗門根本典籍一般,萬世不易的妙術。

其義甚明,而餘慈這樣能夠明辨天地法則體系的人,聽來更覺得真切實際。

花娘子又道:“離塵宗缺那推衍之法,其實也正常,除四大門閥之外,具備推衍法門的宗門,不超過五家;而整個真界,算上血獄鬼府,真正上乘的推衍妙術,甚至不會超過十部,由此可知其珍稀程度。”

至此她才把話題轉回來:“魔門的太元隱星執天魔無量法,固然是第一等的推衍妙術,但對修習之人要求太高,據我所知,除地火魔宮、東陽正教、魔門西支各有一人外,其餘各支,都有欠缺,近年來已經受到了些影響。

“觀碧落通幽十二重天的推衍程序、變化,若其中真合了一套推衍之術,又與魔門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他們又怎能放過?

“對了,這些年來,東華山也出了一部《太初玉書真解》,是陸沉、黃泉夫人編修而成,雖是單為闡釋《太初玉書》的度劫秘法,其中或許也有推衍法門——完整的度劫秘法,本就應該合入相應的推衍之術,只不過這類法門要求太高,既要通曉、明辨天地執行的法度規則,又極耗時間精神,不是大宗門閥,很難支撐得起,極易失傳罷了。”

聽她講解這些,餘慈只覺得大開眼界,思路也為之拓展開來,大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不,百年書的感覺。

可他也奇怪,說得這麼詳細,連碧落通幽十二重天和《太初玉書真解》的價值、奧妙都點出來,不怕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