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部分

1。楊柳堆煙:輕煙淡霧籠罩相枝葉繁茂的楊柳。

2。玉勒雕鞍:鑲玉的馬籠頭和雕花的馬鞍。指華貴的車馬。

3。遊冶處:歌樓妓館。

4。樓高不見章臺路:是說在高樓上看不到遊冶處所。

5。雨橫:雨勢很猛。

6。亂紅:零亂的落花。

【賞析】:

這首詞寫的是閨怨之情,著眼點,並不是單純的景色描繪和外貌的刻畫,而是借暮春黃昏、雨驟風狂,透露出樓頭思婦的內心苦悶。上片寫幽居深院的少婦面對春光的苦悶。下片寫在暮春風雨中的傷感。作者善於以形象的語言抒寫感情上的各種變化,雖然不出閨情範圍,但情韻已較花間為勝。特別是“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千秋去。”尤顯情深意遠。

*生查子*

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

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

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

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

淚溼春衫袖。

【註解】:

1。元夜:即上元節之夜,也叫“元宵”。唐代以來元夜有觀燈的風俗。

2。花市:繁花的街市。

【賞析】:

詞的上片,回憶去年觀燈時的欣悅的心情;下片寫今年元夜觀燈,觸目感懷,不勝悲傷。這首詞的特點是語言平淡,風味雋永,表達了人物十分細膩的深情。詞中運用今昔對比,撫今思昔,觸景生情。感情真摯,不須作任何雕飾,而這首詞便成為非常感人的抒情上品。它體現了真實、樸素與美的統一。《唐宋詞鑑賞集》:這首小詞,在“清切婉麗”中,卻顯得平淡雋永,別具一格。

*踏莎行*

歐陽修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

草薰風暖搖徵轡。

離愁漸遠漸無窮,

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

樓高莫近危闌倚。

平蕪盡處是春山,

行人更在春山外。

【註解】:

1。候館:迎候賓客的館舍。

2。薰:香氣。

3。徵:遠行。

4。轡:這裡指坐騎。

5。迢迢:形容路遙遠而綿長。

6。危欄:高樓的欄杆。

7。平蕪:平坦的草地。

【賞析】:

這是一首寫離情的佳作。在抒寫遊子思鄉的同時,聯想到閨中人相憶念的情景,寫出了兩地相思之情。上片寫徵人憶家。以景為主,融情於景;下片寫閨中思婦。以抒情為主,情寓景中。構成了清麗纏綿的意境。這首詞表現出歐詞深婉的風格,是其具有代表性的一首。全詞以寫柔情勝。

歐陽修

(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廬陵(江西吉安)人。宋仁宗天聖八年中進士,歷官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諡文忠。在北宋的文學革新運動中,作出了一定的貢獻。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文之外,歐陽修也擅長填詞,清新雅麗,揮灑自如。雖沒有擺脫〃裁花剪葉〃的傳統風習,詞中描寫的多是離愁別恨,兒女情長;惜春賞花,時序代謝,卻摒棄了花間派的〃鏤玉雕瓊〃,洗刷了晚唐五代以來的脂粉氣,使詞的風格向〃清疏峻潔〃方面發展。清人馮煦說他〃疏雋開子瞻(蘇軾),深婉開少遊〃,可見他在詞史上有啟後之功。有《六一詞》和《醉翁琴趣外編》兩種詞刊本傳世。

*採桑子*

歐陽修

群芳過後西湖好,

狼籍殘紅,飛絮'氵蒙''氵蒙',

垂柳闌干盡日風。

笙歌散盡遊人去,

始覺春空,垂下簾櫳,

雙燕歸來細雨中。

【註解】:

1。群芳過後:百花凋謝。

2。西湖:指潁州(今安徽省阜陽市)西湖。

3。狼籍:散亂的樣子。

4。殘紅:落花。

5。春空:春去後的空虛寂寞。

【賞析】:

這是詞人晚年退居潁州時寫的十首《採桑子》中的第四首,描繪西湖暮春景色。抒寫了作者寄情湖山的情懷。雖寫殘春景色,卻無傷春之感,而是以疏淡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