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不敢反抗強權壓迫,卻很有勇氣向更弱勢者“示威”的賤民。
那些整天叫著“人權至上,自由萬歲”的民主人士,在類似這種情況發生的時候也都潔身自好地難尋芳蹤。他們的民主物件,並不包括“金絲雀”這樣無助的弱勢群體。是的,應該說,目前歐羅大陸薄弱得可憐的民主思想基礎還照顧不到最低層的奴隸、也不被廣大勞苦大眾相信,只是暴亂的口號和社會改良家的空想。
“金絲雀”幾乎被當場**而死。
說是“幾乎”,是因為有一個人出手救了她。
就是這個現在正在觀賞她舞蹈的冷俊青年男子,一個與其說是人、不如說是狼王的水藍色長髮青年。
“金絲雀”並不是什麼公主、救她的這個男子也不是什麼白馬王子,卻是自封為皇的皇帝——當時正微服巡視帝都的西新羅馬皇帝“孤高之天狼”屋大維,一個被公認為暴君屠夫的不世梟雄。
“心黑手狠,無情無義。沒有什麼事是他不敢幹的,沒有什麼人是他不願利用的,別人把友情和愛情看得比什麼都重要,他卻把友情和愛情當成狗屎、而且毫不猶豫。”等等評價就是目前和此後大陸人們對屋大維的評價。在“後新羅馬三巨頭”中,他在歷史上留下的是幾乎完全反面的形象。
從登位以來,屋大維逐漸毫不掩飾地貫徹著“我就是這樣,你們這群螻蟻般的愚民不能理解就去死!”的暴君邏輯。就連和他青梅竹馬愛慕極深、前來投奔他的未婚妻蕾娜絲公主都由於不願被他利用而遭封印生死不明。
整個大陸,唯一對他始終有著中肯評價(能真正理解他)的,大概只有一個人——自由城邦同盟軍總帥伊莉安娜,目前剛把同行的耶和華聖十字軍與自己部隊“整合”成“自由聖十字聯軍”的本書主角大小姐。
“將他看成血腥暴君或殘忍梟雄的人都並不真正瞭解他。他其實只是個悲情的理想主義英雄、被自卑和苦戀折磨的可憐人。他所做的一切,只是因為用情太深。”就是以前已提到過的伊莉安娜對屋大維的評價。
論軍事能力,屋大維和伊莉安娜基本不相上下。
論個人實力,屋大維也許還要高出幾籌。
論政治能力,屋大維在伊莉安娜面前卻實在單純得可愛甚至可憐。
而作為君主或領導者的最關鍵能力還是——政治才能。這就是雖然伊莉安娜和屋大維在本質上都是獨裁者、個性上都帶著“叛逆”和“孤傲”的烙印、而且伊莉安娜的手段其實更“毒”更狠,但各階層的民眾卻偏偏廣泛擁戴“銀蠅姬”而嫌惡“孤高之天狼”的原因。
但這些對於“金絲雀”來說都無所謂,她只知道這個年輕霸王在她最需要幫助而無人幫助的時候救了她,還殺光了**她的人。
後來她很快明白了,這只是因為她長得有幾分貌似蕾娜絲、那位讓此年輕霸王愛慕至深卻又無法坦誠面對的公主。無處可去(逃)的“金絲雀”就此留在了這個外表孤傲、內心孤獨的魔狼皇帝身邊。她不幻想什麼“愛情”,也沒放棄對自由的嚮往,不過她是想活著得到自由。
屋大維並不缺少女人,他在這方面也同樣是個暴君,而且讓“金絲雀”膽站心驚的是他在寵幸後宮佳麗後、就把對方生吞活剝地吃掉了。
他不是人,而是狼王、魔狼之王。
不談情,只**,還吃人,卻從不付出或接受感情。
不過對於“金絲雀”,他只看她跳舞、讓她從旁伺候、從沒碰過她。“金絲雀”在逐漸克服恐懼的過程中,雖然無法真正理解這位新主人,但也感到了他內心漆黑深沉的痛苦掙扎——像是在反抗叛逆著什麼,卻怎麼也擺脫不了。
一聲通報聲讓樂聲和舞蹈都中斷了。“金絲雀”和幾名宮女識趣地準備離場,而門外已踏進七名身材、性別、打扮各不相同的人。
其中有六人垂手站立,而為首的一名身著真紅色閃亮鎧甲、頭戴烈火般鮮豔頭盔的騎士則直接來到屋大維面前,微施一禮也不叩拜地站在他面前。
“金絲雀”知道,這七人加上另外已被派遣到前線的六人,合稱“克蘇魯十三魔將軍”。他們都是B級以上的強化人類(異常進化體),其中還有極其稀少的A級強化人類和S級強化人類。
屋大維已讓這十三人取代原先的高階將校,指揮各支“克蘇魯”強化人類部隊和常規軍團,而名為基古思的騎士有“真紅的閃光”之稱號、年齡不詳,只知道其是十三魔將之首,僅聽從屋大維一人的指示。
每次看見這些人,“金絲雀”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