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講究的是長久之道,當然並非是故意拖延時間,而是每一局之中,每落一子,則必有深意,畢竟全盤由每一子構成,千里之堤毀於蟻xùe,而基礎的牢固與否影響可見一斑,這每一子,便是圍棋棋盤上的基礎。
圍棋是漢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它體現了漢民族對智慧的追求,古人常以“琴棋書畫”論及一個人的才華和修養,其中的“棋”指的就是圍棋。
古代的圍棋被人們形象地比喻為黑白世界的圍棋,是古人所喜愛的娛樂競技活動,同時也是人類歷史上最悠久的一種棋戲,由於它將科學、藝術和競技三者融為一體,有著發展智力,培養意志品質和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思想意識的特點,因而,幾千年來長盛不衰,
並逐漸地發展成了一種國際xìng的文化競技活動。
圍棋,在古代稱為弈,在整個古代棋類中可以說是棋之鼻祖,相傳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據《世本》所言,圍棋為堯所造。
晉張華在《博物志》中亦說:“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圍棋以教之。”舜是傳說人物,造圍棋之說不可信,但它反映了圍棋起源之早,甚至早在chūn秋戰國、乃至於夏商周之前。
而到了chūn秋戰國時期的時候,圍棋已在社會上廣泛流傳了,“舉棋不定”也是因此而發的一個成語。
到了秦滅六國統一天下的時期,圍棋的發展,卻是陷入了一個瓶頸,這一時期發展緩慢,有各種因素,但顯然政治是最主要的因素,當政者秦始皇習慣的並非博弈,而是掌控。
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包括西漢,為期都沒有太大的發展起sè,漢初的時候,因為奉行黃老,不興搏殺,故而圍棋這種“搏殺之術”並不為當政所推廣,又因為其在流傳中漸顯高深,在普通民眾中間的受眾也並不算廣,反而是同一時期、從戰國開始起源的象棋,因為其通俗易懂、而且其趣異常,頗為人喜愛。
也是直至東漢中晚期,圍棋活動才又漸盛行,在那三國時代裡,曹cào、孫策、陸遜等人更都是疆場和棋枰這樣大xiǎo兩個戰場上的佼佼者。
後來的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王粲,除了以詩賦名著於世外,同時又是一個圍棋專家,據說他有著驚人的記憶力,對圍棋之盤式、著法等了然於xiōng,能將觀過的“局壞”之棋,重新擺出而不錯一子,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足見圍棋重新在士大夫階層興起。
和象棋一樣,圍棋也有兩個重要的發展時期,主要的就在於局道的增多,而魏晉時期,便是那第一次變化時候,其基礎,便在於這東漢末年、至三國時代的一系列積累下來的發展。
而在東漢末年這個時期,圍棋在文人名士的桌子上已不是“稀客”了,只是這個時候還沒有那麼多的變化,作為一種娛樂更勝於研究,圍棋的發展顯然不會是一mén能夠與詩書禮義相提並論的學問,不過隨著luàn世的來臨,想必這“搏殺之術”,會得到更多人的親睞,尤其是那戰場之上縱橫捭闔的大人物們。
此時,這一老一xiǎo在這棋盤之上,你來我往,一攻一守之間,殺機暗藏、綿延不絕。
與漢魏間幾百年頻繁的戰爭相聯絡,圍棋之戰也成為培養軍人才能的重要工具,東漢的馬融在《圍棋賦》中就將圍棋視為xiǎo戰場,把下圍棋當作用兵作戰,“三尺之局兮,為戰鬥場;陳聚士卒兮,兩敵相當。”可見圍棋其實也是一mén學問,是作為一個傳統的軍事指揮者必須領會的一mén學問。
偷眼瞥了一眼老人,少年眼神突然一頓,因為他竟然看見老人笑了,而且還是笑著在和他說話:“下棋的時候,專心一些”但還是看著棋局,而沒有看他。
少年就在這一剎那,不禁心煩意luàn了起來,然後
結果很明顯——困龍頭,大殺之局!
“老師”少年yù言又止,老人呵呵笑了笑,“知道你今日心不在焉,不過養心養心,可知其關鍵?”
“養心,心要穩,要靜,要”少年卻是“要”不下去了,因為想象,他剛才一點也沒有做到。
老人仍然是笑眯眯的樣子,突然嘆了口氣,指著蒼穹道:“看那天”
天謂之無窮,其闊也不見盡頭
“看那地”老人又指著腳下大地。
地謂之無盡,其遠也不知張進
“再看你自己。”老人轉過頭來,看著少年,目光炯然而熱烈,“你做到了嗎?”
做到了嗎、做到了嗎、做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