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4部分

去,發現在大廳正對大門的木條文案上,密密麻麻放了一張張的圖紙。

楊紀看了一眼有,上面全都是各種有關農田、水利的圖紙。

“陳大人過世後,這裡就一直沒有人動過。這些圖紙都是他放在這裡的。有些衙門裡的,有些是他自己畫的。”

其中一名官員道。

“自己畫的?”

楊紀心中一動,突然伸手一撥,拂開上面兩張,抽出第三張圖紙,拿了來,晃了一下,疑惑道:

“這張山巒圖和農桑水利好像沒有關係嗎?他畫這張圖做什麼?”

楊紀之所以認出這張圖很簡單,因為這居然是晉安城附近群山的地形圖。而像這樣的圖,……楊紀瞄了一樣,好像還有很多。似乎並不是普通的農桑水利圖。

“這個我們也不知道了。”

兩人苦笑了著搖了搖頭,“只是聽陳大人生前好像說起來,好像是有一個農桑古庫有關。”

“農桑古庫?這是什麼東西?”

楊紀一臉的意外。他第一次發現自己前任的那位農桑司丞陳大人似乎還在進行著另外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大人可能不知道,本朝的農桑水利全部繼承是前朝。就是這農桑衙門的說法,也是前朝流傳下來的。每個朝代都有自己儲存農桑水利工具的地方,陳大人要找的就是這種東西。”

一名年紀較大,已經有四五十的農桑官員解釋道。

“這種東西本朝也有吧?不就是存在工具和圖紙和一些書藉的地方嗎?陳大人為何一定要探索前朝的呢?”

楊紀心中大奇。以他看來,不管前朝還是本朝。應該是沒有區別才對。

“這個……”

兩名農桑官員互相看了一眼,心中苦笑一聲。他們算是明白,這位新上任的農桑司丞完全是個門外漢。

“大人,不是這樣的。只要是本朝的農桑官員其實都知道,前頻在朝的農桑水利其實是要強大的多。有許多前朝普遍應用,方便快捷的農桑工具因為戰爭的原因。在本朝都已經失傳,或者區域性傳下來。”

“像前朝,曾經架設有許多的龍車、龍渠,還有埋藏地下的虎渠,潛龍,可以極其方面的灌溉農田,甚至深山無水的地方都能夠種植。不過都已經失傳了。”

其中一名官員解釋。

楊紀微微尷尬,知道自己恐怕問了對農桑官員來說算是常識性的問題。

“所以陳大人畫的這些圖紙就是為了尋找那些龍車、龍骨嗎?”

楊紀敲了敲桌上的圖紙,問道。

“不完是。每朝每代都會有這種類似於農桑古庫的地方。裡面不止是放了各種灌溉用的農田水利工具。還有其他的東西。陳大人好像說過一次。他好像要從裡面找一樣什麼東西。不過我當時沒聽清楚,不記得了。”

第一名農桑官員說著望向旁邊年長的那名官員。

後者眉頭緊皺,一副冥思苦想的神色。

“時間有點久,我得想想……,對了,好像是和前朝的一種特殊的異谷有關。這種異谷極度耐旱、生長迅速,成熟週期短,而且產量極高。在各種地形環境都能生長。”

第二名農桑官員一拍腦袋,終於想了起來:

“陳大人說。前朝的興盛,和這種異谷有巨大的關係。如果我們能夠得到這種東西,琅琊郡的糧食產量絕對能提高好幾倍。”

“!!!”

楊紀真的吃驚了。他也讀過不少史書、野書,但兩人說的高產的穀物,他從未聽聞。

“兩位大人,你們說的可是當真?”

楊紀道。

如果有這種東西。那絕對是造福民眾的大事。

“私底下確實是有這個說法流傳。但是誰也無法確定。畢竟那都是非常久遠以前的事了。不過陳大人是相信這件事的。也不知道他從哪裡聽說,在琅琊郡的某個地方有一座前朝的農桑古庫。陳大人跑遍了各個地方,一生鍥而不捨,為的就是這個。”

兩名官員道。

楊紀默然不語。這不是小事,如果真的有那種特殊的異谷。那確實是值得那位前任農桑司丞探索一輩子。不過在此之前,楊紀還是有個疑惑。

“兩位大人,前朝故事已有千年之前。這麼長的時間,琅琊郡中真有那個農桑古庫,真有那種異谷。恐怕也都全部糜爛,無法使用了吧?”

楊紀道。

“哈哈哈……”

聽到楊紀的話,兩位農桑司的官員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