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也巧,前幾天侯謙芳奉東王之命,給天王送去一件禮物。洪秀全近來心情極好,還特意傳旨,在王宮的後林苑裡接見了他。侯謙芳受寵若驚,趴在天王腳下不住地叩頭。天王命人把禮物拿來一看,原來是一頂九龍嵌寶珍珠冠,價值連城,珍貴無比。洪秀全樂得兩隻眼睛都眯成一條線了,重賞了侯謙芳,還賜宴待茶。侯謙芳舌尖嘴巧,又極力頌揚天王一番。洪秀全更高興了,命女樂助興。
洪秀全對侯謙芳如此接待,一是心情愉快,二是高看東王,三是因為侯謙芳為天國立過特殊的功勞。
天王府的典天樂共三百六十人,全由俊俏的宮女擔任,共分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八個隊。今天來的是天王特別喜歡的丁隊。宮女們在宴前又跳又舞,又彈又唱,洪秀全和侯謙芳坐在那兒又搖又晃。正當他二人神魂顛倒、飄飄然的時候,突然“咣噹”一聲,摔倒一人,懷裡抱著的那把翠玉琵琶也摔斷了。此人正是侯謙芳朝思暮想的潘小紅。
原來,潘小紅選入皇官後,當夜就被天王寵幸了。天王賜她為嬪,負侍寢之責。可是這個女人,仍在思念侯謙芳,每日愁眉緊鎖,唉聲嘆氣。天王對此很不高興。
有一次,天王讓她侍寢,潘小紅說身體不爽。天王大怒,命人用亂棍打死。幸虧王后賴氏苦苦求情,天王才免去她的死罪。從此,奪去嬪位,降為宮女,派在典天樂丁隊司樂。
潘小紅自嘆命苦,終日愁眉不展,在苦悶中呻吟,日漸消瘦。她做夢也沒想到,今天在宴席前能見到侯謙芳。她又恨、又氣、又難過,百感交加,痛苦難言,當即昏倒在地。此時,宴上一陣大亂。洪秀全一看是潘小紅,勃然大怒,命人拉下去,狠狠抽打。潘小紅的慘叫聲撕裂了侯謙芳的心,他實在忍不住了,就冒著生命危險給潘小紅求情。他當然不敢說實話,只是說全怪自己不好,給天王找了麻煩,惹來不快。眾宮女也跪在天王腳前,苦苦哀求。天王這才吩咐住刑,把潘小紅打進冷宮受苦。
侯謙芳心如刀絞,痛苦難言,回府就對東王說了實情。楊秀清只是淡淡地一笑,沒做任何表示。
七天過去了,侯謙芳沒有想到,東王又對他提起此事,還答應讓他與潘小紅團圓,這簡直是不可思議。他不敢問東王用什麼辦法能達到這一目的,但他相信,東王說話算數,要想辦什麼事情,沒有辦不到的。
第二天,東王升殿議事,百官俱到,北、翼二王也來了。楊秀清傳諭:叫石達開率本部人馬,前去攻打清妖江南大營,並嚴令翼王,一定要把這顆釘子拔掉。軍令難違,石達開領命後,向百官和家人告別,帶領五萬大軍,離開天京,出征去了。
楊秀清把翼王支走以後,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保奏秦日綱晉升頂天侯,他派人給天王送去保奏的本章,天王自然不會駁斥,馬上降下詔旨,加封秦日綱為“忠貞報國頂天侯”之職。秦日綱欣喜若狂,馬上去天王府謝恩。回到東府,又向東王致意。他那種感激涕零的樣子,真是不可言狀。楊秀清拍著他的肩頭說:“你知道這個‘侯’是怎麼來的嗎?”秦日綱忙施禮說:“知道,知道,全賴九千歲保奏。”楊秀清半認真、半玩笑地問:“你該如何謝我?”秦日綱跪奏道:“只要九千歲有用我之處,即使肝腦塗地,我也在所不借。”“哈哈哈哈!”東王大笑道:“那就看你的了。”
楊秀清處理的第三件事,就是督促湖南的賴漢英進兵,命他攻佔長沙和武昌。
楊秀清整整忙活了一天,掌燈的時候才告結束,他一揮手,宣佈退殿,百官這才從大殿退出。他們走到院子裡,有的伸懶腰,有的打哈欠,準備回府休息。突然,“咚咚咚咚”,天鼓響起來了,這聲音是那樣震心,那樣恐怖:百官都知道,又是天父下凡了。
遠在金田起義的時候,洪秀全就決定楊秀清有代天父發言之權。攻佔金陵之後,經天王旨準,特在東府建了一座鼓樓,形八角,高三層,上安大鼓一架,名曰“天鼓”,專為天父下凡而用。東府典東隊派出八個人,常年在此守候。不過,進京後,天父還沒有下過凡。
天父下凡可不是一件小事,上至天王、下至百官,都得跪聽天父的訓示。所以,天鼓一響,人們可就慌了,以北王、頂天侯為首的文武百官,趕緊轉回身來,跑進大殿:只見東王二目緊閉,臉色蒼白,直挺挺地仰臥在地毯上。北王、頂天侯、侯謙芳、蒙德恩幾位顯赫人物,把東王扶起,架到團龍椅上,急忙命人排擺香案,燃起素蠟。又派人以最快的速度稟奏天王。
這兩天,洪秀全的情緒很好。此刻正與王后賴氏談心,他的幾個愛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