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下而上,繼及全身,腫處面板鬆弛,按之凹陷不易恢復,甚則按之如泥,屬裡證、虛證或虛實夾雜證,病在脾、腎,一般病程較長。
2。辨臟腑病位
水腫應辨病變髒腑在肺、在脾、在腎、在心之不同。在肺多並見咳嗽氣喘;在脾多見脘腹滿悶;在腎多見腰膝痠軟;在心多見心悸怔忡。對於虛實夾雜,多髒共病者,應辨本虛標實之主次。
二、治療原則
發汗、利尿、瀉下逐水是水腫治療的三條基本原則。具體而言,應視陽水、陰水之不同而異。陽水以祛邪為主,可採用發汗、利水或攻逐,同時配合解毒祛溼、理氣化溼等法;陰水當以扶正為主,健脾溫腎、益氣養陰,同時配以行氣、活血、利水等法。對於虛實夾雜者,則當兼顧,須視患者的體質、病邪情況、水腫程度,採取先攻後補或攻補兼施。
三、證治分類
(一)陽水
1。風水相搏證
症狀:眼瞼浮腫,繼則四肢及全身皆腫,來勢迅速,多有惡寒,發熱,肢節酸楚,小便不利等症。偏於風熱者,伴咽喉紅腫疼痛,舌質紅,脈浮滑數。偏於風寒者,兼惡寒,咳喘,舌苔薄白,脈浮滑或浮緊。
證機概要:風邪襲表,肺氣閉塞,通調失職,風遏水阻。
治法:疏風解表,宣肺行水。
代表方:越婢加術湯加減。本方具有宣降肺氣、祛風利水之功效,主治風水之證。
常用藥:麻黃、杏仁、防風、浮萍疏風宣肺;白朮、茯苓、澤瀉、車前子淡滲利水;石膏、桑白皮、黃芩清熱宣肺。
風寒偏盛,減石膏,加蘇葉、桂枝、防風祛風散寒;若風熱偏盛,減麻黃,加連翹、桔梗、板藍根、鮮蘆根,以清熱利咽,解毒散結;若咳喘較甚,可加杏仁、前胡,以降氣定喘;如見汗出惡風,衛陽已虛,則用防己黃芪湯加減,以益氣行水。
2。溼毒浸淫證
症狀:眼瞼浮腫,延及全身,面板光亮,尿少色赤,身發瘡痍,甚則潰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