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車船,旋轉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噁心、嘔吐、汗出,甚則仆倒等症狀。
《內經》對本病的病因病機做了較多的論述,認為眩暈屬肝所主,與髓海不足、血虛、邪中等多種因素有關。如《素問·至真要大論》雲:“諸風掉眩,皆屬於肝。”《靈樞·海論》日:“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酸眩冒。”《靈樞·衛氣》說:“上虛則眩。”《靈樞·大惑論》說:“故邪中於項,因逢其身之虛……入於腦則腦轉,腦轉則引目系急,目系急則目眩以轉矣。”《素問·六元正紀大論》雲:“木鬱之發……甚則耳鳴眩轉。”漢代張仲景認為,痰飲是眩暈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說:“心下有支飲,其人苦冒眩,澤瀉湯主之。”至金元時期,對眩暈的概念、病因病機及治法方藥均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素問玄機原病式·五運主病》言:“風火皆屬陽,多為兼化,陽主乎動,兩動相搏,則為之旋轉。”主張眩暈的病機應從風火立論。而《丹溪心法·頭眩》則強調“無痰則不作眩”,提出了痰水致眩學說。明清時期對於眩暈發病又有了新的認識。《景嶽全書·眩運》指出:“眩運一證,虛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過十中一二耳。”強調指出:“無虛不能作眩。”《重訂嚴氏濟生方·眩暈門》載:“所謂眩暈者,眼花屋轉,起則眩倒是也,由此觀之,六淫外感,七情內傷,皆能導致。”首提六淫七情所傷致眩說。《醫學正傳·眩運》言:“大抵人肥白而作眩者,治宜清痰降火為先,而兼補氣之藥;人黑瘦而作眩者,治宜滋陰降火為要,而帶抑肝之劑。”指出眩暈的治療亦當分別針對不同體質及證候,辨證治之。此外《醫學正傳·眩運》還記載了“眩運者,中風之漸也”,認識到眩暈與中風之間有一定的內在聯絡。
眩暈是臨床常見病證,可見於梅尼埃病、良性位置性眩暈、低血糖症、高血壓病、低血壓症、腦動脈硬化症、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貧血等。
【病因病機】
眩暈的病因主要有外邪、情志、飲食、體質、年齡、作息、外傷等方面。正如《類證治裁·眩暈》所言:“良由肝膽乃風木之髒,相火內寄,其性主動主升。或由身心過動,或由情志鬱勃,或由地氣上騰,或由冬藏不密,或由高年腎液已衰,水不涵木,以致目昏耳鳴,震眩不定。”其病性有虛實兩端,屬虛者居多,如陰虛易肝風內動,血虛則腦失所養,精虧則髓海不足,均可導致眩暈。屬實者多由於痰濁壅遏,化火上蒙,或瘀血凝滯,經脈痺阻而形成眩暈。
一、病因
1。情志不遂
憂鬱惱怒太過,肝失條達,肝氣鬱結,氣鬱化火,肝陰耗傷,風陽易動,上擾頭目,發為眩暈。
2。年高體弱
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髓,腦為髓之海。若年高腎精虧虛,髓海不足,無以充盈於腦,或體虛多病,損傷腎精腎氣,或房勞過度,陰精虧虛,均可導致髓海空虛,發為眩暈。如腎陰素虧,水不涵木,肝陽上亢,肝風內動,亦可發為眩暈。
3。久病勞倦
若久病體虛,脾胃虛弱,或失血之後,耗傷氣血,或憂思勞倦,均可導致氣血兩虛,氣虛則清陽不升,血虛則清竅失養,故而發為眩暈。
4。飲食不節
嗜酒無度,過食肥甘,損傷脾胃,以致健運失司,水溼內停,積聚生痰,痰阻中焦,清陽不升,頭竅失養,故發為眩暈;或飲食衰少,氣血不足,致腦失所養,發為眩暈。
5。外感六淫
寒則收引,熱則弛張,顛頂之上惟風可到,溼性黏滯,燥性乾澀,均致經脈執行失度,攣急異常,而致腦失所養,發為眩暈。
此外,跌僕墜損,頭腦外傷,瘀血停留,阻滯經脈,而致氣血不能上榮於頭目,故眩暈時作。
二、病機
眩暈之基本病理變化,不外虛實兩端。虛者為氣、血、精不足,髓海失養;實者為風、火、痰、瘀擾亂,清竅失寧。本病的病位在於腦竅,其病變髒腑與肝、脾、腎三髒相關。肝乃風木之髒,其性主動主升,若肝腎陰虧,水不涵木,陰不維陽,陽亢於上,或氣火暴升,上擾頭目,則發為眩暈。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若脾胃虛弱,氣血虧虛,清竅失養,或脾失健運,痰濁中阻,或風陽夾痰,上擾清空,均可發為眩暈。腎主骨生髓,腦為髓海,腎精虧虛,髓海失充,亦可發為眩暈。
在眩暈的病變過程中,各種病因彼此影響,病機相互兼夾或轉化。如脾胃虛弱,氣血虧虛而生眩暈,而脾虛又可聚溼生痰,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