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落地,上面下來一人,四十多歲年紀,面容清肖,身形挺拔,官衣更是整理地一絲不芶,老遠便看見了李玄謹一行人,但這人卻也並不急急上前見禮,而是不疾不徐,緩步來到十餘米處,這才行禮道:“下官給景王殿下見禮了。”聲音清朗,不高不低,見禮時更是依足了朝廷禮節,讓人找不出一星半點的毛病來。
李玄謹周圍的護衛立即下馬地下馬,散開的散開,眼前這個從三品大員的一禮,拜的是李玄謹,他們可是不敢受的。
李玄謹眼睛眯縫了起來,心思電轉,眼前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禮部尚書曾聞遠的長子,以前不過是個四品下地禮部掌庫使罷了,如今一躍而成幾乎掌握大秦一半兒財權地三司使,從三品地重臣,這曾家父子在他心裡已經成了道貌岸然的代名詞了。
李玄謹心中冷笑,但還是猶豫了一下,卻並沒下馬,就這樣高踞馬上,嘴角一翹,看上去說不出地倨傲,嘴裡卻道:“啊,原來是曾大人啊,如果本王沒有記錯的話,曾大人應該是高升了的,怎的行色還是這般簡陋?”
曾度直起身子,眼睛直視馬上的李玄謹,眉頭微不可見的
,卻還是恭敬答道:“勞殿下掛念了,臣愧不敢當,此,臣不敢違了祖訓而肆意張揚。”
李玄謹卻是嗤笑了一聲,笑容中帶著嘲諷,“曾大人的家訓果真如此?本王怎麼聽說曾大人在大排宴宴,長安八友便到了四個,還叫了幾個名妓到家裡歌舞助興,嗯,三哥他們好像也派人去了,就連遠在河內的屬吏也派人來給曾大人賀喜,果然是好家訓啊……對了,這樣的好事怎的不叫上本王?曾大人也知道本王最是喜歡熱鬧的,不過也對,估計曾大人是怕曾尚書見著本王這個不成器的學生心情不暢吧?
但曾大人這卻是錯了的,以曾尚書強項之名,若是本王去了,叫尚書大人一頓痛罵,曾老尚書的名聲豈不是更上層樓?
本王本是想成全老尚書的,奈何竟然沒有收到請柬,自是不好意思擅自登曾大人這朝廷新貴之門的了。”
這一番話是句句誅心,曾度在宮門外見到景王李玄謹的時候就知道一頓掛落是吃定了的,但萬萬沒有想到一向不理政事地景王言辭竟是如此犀利。話裡話外更是意有所指,以他的城府臉上也有些倉皇,不過嘴上卻猶自說道:“不過是三五好友聚會罷了……”
曾度這裡還在說著什麼,李玄謹卻已經一帶韁繩,大聲道:“走,去楊府。”一群侍衛僕從立即聚在了他的身邊,馬蹄的的,竟是瞬間便已去的遠了。
曾度這下臉上的神色可是好看了,白裡透青。連手腳也是微微顫抖了起來,遠遠的傳來李玄謹的大笑之聲,“祝曾氏一門皆顯,曾大人自此青雲直上……。一晃,羞怒之色頓顯,張嘴想要說些什麼,但掃眼間看見宮門兩旁的軍衛都楞楞的看著這邊,身子不由一頓,最後終是一甩袍袖。轉頭向宮內方向走了過去,不過看其背影,也沒了方才那種矜持自守的模樣,腳步匆匆,好像逃一般狼狽而去。
前面人流漸多,馬速也便慢了下來,侍衛中一人靠了上來,這人揮手讓緊圍在李玄謹身邊的眾人散開,也不顧李玄謹的臉色,低聲道:“殿下。曾聞遠怎說也說您的老師,如今就算去攀了高枝兒,不過畢竟以後還要念些情分的。但……在京師很有些名聲的,讓您這般羞辱……
李玄謹不等他把話說完,擺了擺手,眼光卻似笑非笑的瞅了過來,心中卻是一嘆。自己身邊地人才還是太少了些。這人是自己府內的長史。落魄時收攏來的,但只能說是小有才幹。平常還看不出來,一遇大事便顯得有些畏首畏尾,才能不足,心裡雖這麼想著,但還是輕聲說了句:“有時候張揚一些未必就是壞事。”
說到這兒看了一眼猶自一臉茫然的心腹,暗自搖了搖頭,嘴上卻接著說道:“太子心事重,別看已經叫了本王去當面說了個清楚,但若說本王對曾氏父子還是和顏悅色,一副不計前嫌的樣子,沒準兒心裡怎麼想呢……+爺,若是怕了一個臣子,那這王爺作的不免有些窩囊,還不如不作呢。
更何況,曾氏父子人前人後都以君子自居,就是面子上再下不來,為了這個謙謙君子的名聲,也不敢為了這點子事情來跟本王為難的,如今父皇還在位,本王怕他什麼?就算父皇百年之後,太子三哥真個當上了皇帝,大不了找個由頭,削了本王的王爵,除此之外還能怎地?”
那長史聽了這些,心中凜然,猛然驚醒,這些龍子鳳孫的心機氣度都非常人可比,怎會在宮門那樣的地方行什麼無謂之事?到是自己,一副想當然地樣子,不管怎麼說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