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91部分

到得現在,血淋淋的屠刀高高舉起,重重落下,再不留任何餘地,終於讓多數人心膽俱寒……

於是,從四月末開始,河洛地方大族陸續來到洛陽,住進了各自產業,或者居於客棧之內,讓日漸蕭條的洛陽古都竟然漸漸繁華了起來。

晉國公召集河洛大族,商討河洛長治久安之策的訊息,也傳遍河洛的各個角落。

即便沒有接到欽差令喻的人,也在思忖一番過後,打點行裝,往洛陽趕了過來。

除了觀望聲色之外,恐怕也有著爭競之心,覺著自己不含糊,為何旁人能夠成為晉國公座上之賓,自己不成?

所謂人心難測,就是這麼個樣子了。

之前在河洛鄉間府縣,風評皆以居秦人官佐為恥,而今,風頭雖還未徹底轉變,但許多人已然掉過頭來,稍稍露出了諂媚嘴臉。

地方大族……多數不過此類,千古艱難惟一死,所謂民心,所謂風骨,在刀槍面前,終是要撞個粉身碎骨。

不必太過感慨什麼,在華夏這片大地上,千年前如是,千年後照樣如此,許多故事,重複了一遍又一遍,卻總脫不了大體的範疇。

有勇氣而又倔強的人死了,剩下的則是些聰明而又怯懦的人在苟延殘喘,最終成為順民百姓。

天下分合,多出於此,不必多做贅述。

如今,主導了這一切的大秦晉國公,冠軍大將軍,樞密副使趙石,便沒想那麼多,此時的他,卻是清閒的很。

早晨起了個大早,拽著兩個小妾,來了個晨練,神清氣爽的梳洗完畢,然後練上幾張大字。

之後,便在五月間暖暖的陽光之下,帶著親兵隨從,到洛陽國武監分院轉上一圈,重新回到洛陽城內,開始翻閱送過來的文書。

送到他這裡批閱的東西並不算多,主要還是朝廷的邸報。

這個時候,他總會稍稍有些慶幸,自己身在河洛,不用為禁軍整編那等千頭萬緒的事情煩擾,甚或是被喜歡坑人的皇帝陛下叫進宮中,獻計獻策,更不用起個大早,卻站在金殿之上,聽那許多讓人昏昏欲睡的朝廷大政。

河洛這裡的事情,處置的差不多了。

該殺的人已經伏誅,該老實的人也老實了下來,河洛這裡也接收了不少禁軍裁汰士卒,算是變相的幫了種燧一個大忙。

朝廷在五月間終於透過了在北邊建立新軍的奏議,但作為首議之人的樞密使李承乾,應該在樞密使的位置上呆不了多久了。

大秦朝堂正處於一個新舊交替的過程當中,同門下平章事李圃離職,關於官員任職年限的問題也漸漸明確了起來。

這樣一來,不但樞密使李承乾會很快卸任,一些京官在京中職位上養老的規則,也打破開來。

尤其是一些地方大員,也在此列。

引起反彈簡直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一些布政使,宣撫使接連上書議政,原因就在此處。

其實最終看的,還是皇帝陛下的決心,在這一點上,趙石看的很明白。

只要皇帝陛下不鬆口,這件事就會一力推行下去,會出大亂子嗎?趙石不很確定,官職就是官員們的命根子,被逼急了,鬧出什麼事情都很正常。

而他在京中待了這許多時日,此時也覺得,皇帝陛下不必太過較真,這會兒只要鬆鬆口,立即便是天下太平……

至於皇帝陛下怎麼想的,他不很確定,不過有想法是一回事兒,他斷不會在這個時候,為那些垂垂老矣的傢伙們去試探皇帝陛下心中所想,更不會為了此事進言。(未完待續……)

第十三卷龍盤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書信

和兩個小妾用過早飯,兩個女人現在都不太願意動彈了,兩個人遊逛了這許多天,新鮮勁兒已經過去,便都覺出了疲憊。

這兩日,就都老實的呆在了府裡。

琴其海懶懶的就像一隻貓兒,找一個地方,就能蜷半天兒。

到是達達兒真,休息了兩天,又活蹦亂跳了起來。

這會兒吃完飯,用她那生硬的漢話,正試試探探的跟趙石說著話兒。

聽了兩句,趙石就明白了,她有點想家了,打算趁著太子巡幸大同的功夫,看能不能找個藉口,回克烈部瞧瞧。

在趙石看來,這不是什麼大事兒,也不怕小妾跑回克烈部就回不來。

只是路途遙遠,來回一趟,並不容易。

所以,也沒勸沒哄的,就一錘定音,看看再說。

達達兒真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