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感謝宴邀請,卻是沒有急著按名單去找自己下屬的那些官員。
因而小林公子編制下的這些個庶吉士和典簿們,並不知道自己頂頭的這位修撰已經走馬上任了,這修撰的廳內也就只有小林公子一人。
小林公子把典籍翻到本朝部分正在修訂的地方,嘗試著開始做修訂工作,畢竟這是接下來一段時間的主要工作,自己一動手卻是發現這典籍修訂也不如自己想象的那麼簡單。
古時與資訊時代不同,這時代的許多有用資訊,比如還原度高的地圖,各州縣郡的人口數量,戶口密度的分佈,人均納稅數量等等資訊,不像前世那樣可以隨意搜尋查詢。
這種東西放在前世根本不算是什麼秘密,隨意就可以搜尋到查到。但在古時這些都是治理國家,逐鹿天下的重要資訊。
高祖劉邦入關的時候,眾人都忙著去搶美女珠寶,只有蕭何機智的跑去皇宮裡拯救下了昔年秦朝的種種記載,其中就包括地圖和地方上的各種記錄。這些東西在後來劉邦奪取天下的時候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所以這典籍的修訂馬虎不得,各地方各時間的各種資訊,都要遵循地方郡縣上報的縣誌,州志裡的記載。可這些東西駁雜得很,記錄的方式方法,偏重的內容又都各不相同。有時候甚至會出現丟失的情況。
再加上許多時候甚至有相互矛盾的地方,無從分清真偽,這部分的修訂就無法完成。
繞是小林公子附贈了過目不忘的本領,查詢起典籍地方誌之類的東西事半功倍,一天下來進展也不算很多。
不過清閒的確是清閒,這典籍修訂的事情,上頭也沒有特別硬性的指標,一定要如何如何,今年人手也特別的多,所以平日裡就慢慢悠悠地修訂著即可。
到了時間就去飯堂用飯,月末了便去領俸祿,這工作倒是不錯,小林公子悠哉悠哉地很是滿意,看樣子這兩三年的官場入門之路走得不會太累。
工作清閒,更該積累些別的東西才是。林甫整理完了面前的這部分,細想了一下,他可不覺得陛下真的會放任自己在這兒修三年的書。
多半歷練月餘,撐死一年就要破格拉進官場,自己該在內閣裡儘快找個突破口才是。
林甫眯起了眼睛琢磨著,也不知道看中了自己答卷的,是閱卷官中的哪位。
第三章 坦然吃請
這天的修訂工作結束之後,就在翰林院附近,那日春闈放榜的時候林甫所呆的那間酒家中,常佳紀等人為小林公子擺了一桌酒席。
倒也算不上是巴結,前日裡三位編修上任的時候,諸位下官也一起擺過幾桌。因而這家酒肆的掌櫃可以說比小林公子還熟悉翰林院裡的官員們。
這桌上的人不多,當時殿試放榜的時候常佳紀一行人共七人,在小林公子明裡暗裡的提點之下倒也只有兩人上榜,第三位秦觀然則是常佳紀後來私下裡告訴他的。一個多月過去了,其餘的四位進士都已經離開了京城,所以這一桌上也就只有四個人。
三位附加考試中榜的庶吉士是,常佳紀,秦觀然和鄭道宏,比較巧的是三人之中其中秦觀然還是直屬自己的。經過簡單的自我介紹之後,林甫回憶了一下他們在榜上的名次,都是三甲偏下的位置。
考慮到這點的話,根據歷年選拔庶吉士的慣例,自己那些提點能夠起到這個效果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桌上的三位對此也是心知肚明,他們三人本都是名落孫山的學子們,如今越過貢士,進士,一躍成為庶吉士,更勝二甲許多人幾籌,心中對小林公子的感謝完全是由衷的。
這場酒席因此也顯得不像是應酬那樣流於形式,倒有了幾分交心的感覺。
林甫不大喜歡喝酒,上輩子作為學生尚未步入社會到也無妨。不過今生早早步入了官場,這不喝倒是不行的了。
還好此間酒精濃度不算太高,喝上幾輪倒也沒覺得太難受,只是腦袋微微有些暈。不禁在心中暗暗嘲笑自己,連個屁的權力還沒呢,倒先開始喝起酒來了。
聊著聊著才知道,這三位寒門子弟卻也是不好過。不是人人都能像小林公子這樣,十七八歲就高中一甲如入翰林的。
這三位庶吉士都差不多三十歲左右了,卻還得再熬三年才能出頭,有正式編制。這也是為何小林公子覺著謝大人四十出頭出任學士之位是很了不得的事情。
聽聞這三位都已經成家生子,是拖家帶口來京趕考的,林甫不由得笑出聲來。京都居,大不易,庶吉士的俸祿也不多,恐怕能在京城裡有一間像樣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