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這句話的郭中庸,拿出了一身道袍,看著諸葛流雲道:“接下,意下如何?”
諸葛流雲站起身,對著郭中庸跪下,五體投地道:“諸葛流雲,接下這一身道袍,接下這無上觀,接下這千年未有大氣象。”
“接下就好,我知道,你其實一直以來都有私心,這一切,我都不攔你,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正如這位黃妹子,她之所以要在這裡,為我固守百年,也是一場交易,我從不會讓人感覺到虧,也從不做佔便宜的買賣,你一心要恢復諸葛世家當年的榮光,我可以告訴你一個辦法,滿清亡國,指日可待矣,天下龍氣歸於此,則在滿清亡國後,還會混戰數十年,無論是洋夷還是內鬥,這幾十年,都會因為我這時候的舉動而讓百姓蒙難,但是百年後,會有一場太平盛世,到時候無上觀倒,沙河水乾,公主墳開,這是一場盛世,是我郭中庸欠下天下百姓百年太平,還於天下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你可有兩子,一子留與無上觀,百年後,千年大氣運開啟,一子可為仙,一子可入京,以諸葛之名,行天下之事,也算是圓了你恢復諸葛世家盛名的執念。”
郭中庸三言兩語,雲淡風輕,謀定百年天下風雲。
當時跪下的諸葛流雲還在想,郭中庸到底是要用何種辦法,還天下百姓一個朗朗乾坤?這難道是說到就可以做到的事情?那一刻,他忽然想到一個故事。
鳳凰棲於梧桐。
有貓頭鷹銜一腐鼠至,萬般戒備。
郭中庸,我為什麼在剛猜透你到底要幹什麼的時候,卻馬上又對你感覺到如此的陌生?
 ;。。。 ; ;
第十八章 賭
郭中庸之前一直都很低調,但是這一次,他雖然還是沒說什麼,他也沒有說他要為這個天下做些什麼。但是他的話讓很多人產生了深思,大家到底是害怕這天下被洋人佔領了,還是害怕本來屬於洋人的權勢沒有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根深蒂固的觀念讓大家都形成了慣性思維,而郭中庸的話。無疑是讓大家警醒了一些,甚至讓很多人。都不明白郭中庸到底想要表達的是什麼?是忤逆之罪嗎?
之前一些不知道郭中庸想法的人。現在就感覺或許自己之前真的錯怪了郭中庸,對於這個天下形勢。這個年輕人有他獨到的見解。他之所以沒跟自己這些人一起救國,第一,是不屑於嘴巴上叫著的忠君愛國,第二,可能是認為他們這些人走的路行不通,郭中庸走的,或許是一條只屬於他自己的救國之路。
不與人謀,只謀定天下。
懂了郭中庸的人,才知道郭中庸到底有多麼的可怕,有多麼深沉的心機,這其中有兩個人對郭中庸是異常的讚賞,那就是張之洞和左宗棠。他們甚至以為,郭中庸此時在慈禧面前表現出來的忠心耿耿,也是演戲,那些以死相諫的人其實最為自私,以死相諫,是為了在史書上留下清譽,但是人他孃的都死了,還能為天下做些什麼?
而郭中庸走的,是一條不一樣的路,他接近慈禧,以長生為誘惑,或許是走的另外的“曲線救國”的道路,所以一時之間,他們甚至不想要諸葛流雲再出來蹦躂了,萬一因為自己的鼠目寸光,壞了郭中庸的佈局,那可如何是好?盡節扔才。
但是此時的諸葛流雲,卻跟郭中庸卯上了,別的不說,他就質問,這十三格格屍變的屍體,身上是帶有龍氣的,帶有大清國的國運,屍體他處安放,就等於是分裂了大清國本來就不算昌盛的龍脈,他就問郭中庸此舉,難道是要獨自養龍大逆不道不行?
……諸葛流雲是個聰明人,他在不能得到張之洞之流的支援的時候,就死咬著這一條,說你這是圖謀不軌,你從埋下十三格格到現在,都是為了龍氣,現在要帶走屍體處理,等於分裂國家,別人看不透你郭中庸,我諸葛流雲絕對是能看的透你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諸葛流雲這個小算盤打的不錯,既然張之洞等人倒戈了,那就以“滿清天下”為前提把這件事兒炒熱,他們不支援,起碼可以換來皇太后的支援不是?他就不信,慈禧太后能容忍郭中庸分裂國家的行為。
他這一記馬屁,還真他孃的給拍到了馬蹄子上,他哪裡想的到,十三格格的死,都是老佛爺操縱的?十三格格佔據滿清國運,也正是慈禧的長生計劃?
至於皇帝?這是一個一心想要振興滿清的皇帝,對郭中庸當日的話,皇帝是十分的欣賞,所以諸葛流雲萬萬沒想到,他揪著這件事兒不放,直接就讓各方勢力反感。
慈禧太后直接就下了懿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