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也同大家想的一樣,都是容貌的緣故。
狀元年過四旬,榜眼也已過而立,兩人容貌也只是一般,實在不配“探花”的名頭。
傅韶昀這個俊若謫仙的少年才子,縱然才華橫溢文采飛揚,也只能屈居第三。
當然,不管是打馬遊街還是接下來的瓊林宴,出風頭的人只有一個,那就是新科探花郎。
很多人因此津津樂道,只有傅韶昀這樣的青年才俊才堪配探花的名頭。
但也有很多人表示十分遺憾。
傅韶昀之前已經是解元、會元,只等一個狀元就可以成就大三元,卻無端得了這樣的結果。
如果是文章不如人也就罷了,偏偏是因為年紀和樣貌,實在是有些冤枉。
傅韶昀本人倒不是很在意,或者說從前很在意,如今他已經看開了。
狀元又如何?只不過是名聲好聽一點而已。
不管是為了仕途還是為了自己的抱負,探花和狀元之間也不會有多少區別。
大周立國百多年,中了狀元的人也有好幾十位,真正成為名臣的人卻屈指可數。
就拿他的表叔元徵來說,做到今日的位置同那個狀元名頭也沒有多大幹系。
豆豆卻不一樣,得知傅韶昀只中了探花,在心裡把永泰帝這個神經病狠狠詛咒了好幾日。
皇帝陛下一時興起,見人家傅表兄長得好就點了個探花,這不是有病是什麼?
難道朝廷選拔人才不是看能耐看本事,而是看長相和年齡嘍?
長得好年紀輕竟成了罪過!
果然不如先帝多矣。
當年爹爹參加殿試的時候也是少年英俊,人家先帝爺怎的不認為他年紀太輕長得太好就讓他做探花?
太討厭了!
傅賀兩家雖然有些遺憾,但這點遺憾比起高中探花來說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傅家再次大擺筵席,慶賀傅韶昀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