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不知道想到了什麼,點頭說道:“是啊,這世間情義最是難得。”
顧廷安也想到了什麼,他看了看已經成為皇帝的鎮北王爺,張了張嘴卻並未說話。
205。太子
“章大人; 您早。”剛剛走進戶部,一名官員就客客氣氣的問好,不同於以前的客套,這會兒的問好裡頭帶著幾分不露痕跡的討好。
章元敬微笑著點了點頭,戶部的人個個都是人精,之前錢玉鉉不待見他的時候; 他們能巧妙的將他架空,這會兒錢玉鉉改變了態度,他們的立場變得比誰都快。
戶部大約是六部裡頭最為忙碌的部門; 上上下下恨不得長出六條手臂來幹活; 當然; 他們的油水也是極大的,即使不是故意貪汙,每年的冰敬炭敬就不少。
對此,章元敬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水至清則無魚的道理他也懂; 若是眼裡揉不得沙子,對於整個朝廷的運轉不一定有好處,只要他們知道分寸,就是皇帝也會容忍。
到了戶部,章元敬照舊去向頂頭上司問好,這件事他以前在做; 錢玉鉉投向皇帝之後; 他也沒有改變自己的態度; 倒是讓錢尚書心裡頭好受了一些。
對於章元敬而言,在官場上受幾句冷話實在是不算什麼,若是每日這麼一招就能讓錢尚書盡心盡力的話,他寧願天天過來挨一頓。
這一日過來的時候,錢玉鉉卻並未多語,反倒是將桌上的一個奏摺遞給他看。
章元敬倒是也不意外,錢尚書平時對他沒個好氣,但公事上卻向來謹慎,頗有幾分公事公辦,不干涉個人喜好的意思在。
他伸手將奏摺取過來一看,倒是微微皺起眉頭來,低聲說道:“立後?”
錢玉鉉點了點頭,說道:“是禮部和翰林院的老大人過來通了氣,陛下已經登基快半年了,後宮卻還是無主,他們要推請陛下立後。”
鎮北王府的內眷早就已經抵達京城,住進了後宮之中,文九據說是自愧出生文家,在關山的時候就一病不起,卻還是撐著身體想要趕到京城,最後在路上終於熬不住了。
還未進京,鎮北王妃就死了,這位王妃還是出生文家,不免讓人想多了,只是這會兒也無人去追究文九的死因,百姓們更是隻知道王府的內眷是扶靈進京的。
文九一死,不管她揹負了多大的罪孽都成了空,皇帝親自下令將她以王妃的規格下葬,顯然並未想要在這個時候追封她為皇后的一死。
皇帝對嫡長子的偏愛是顯而易見的,這位嫡長子雖然體弱了一些,卻也聰明伶俐,出生也正統,很快就得到了不少傳統派的認可。
這封奏摺裡頭卻是鼓動文武百官一起請陳皇帝,追封原配發妻為後,讓這個嫡長子更加名正言順一些。但這麼一來問題就來了,鎮北王爺可是有三任王妃,雖然都已經過世,但除了文九之外,不管是出生還是人品都無瑕疵,封了第一個,那第二個第三個要怎麼處理?
章元敬心中還有更多的考慮,要知道他們家中還養著一個簫甯,簫甯也是嫡出的兒子,卻是嫡次子,更糟糕的是跟嫡長子還不是一個母親。
唯一應該慶幸的大概是簫甯與小世子之間年齡相差了十歲,當年王妃與世子的關係也不算差:“雖說皇帝無家事,但聯名上書的話,怕是不大好。”
錢玉鉉點了點頭,也說道:“確實如此,陛下雖然寵愛嫡長子,但也不一定樂意看見文武百官推舉太子,更別說後宮可不只他一個皇子。”
除了簫甯之外,世子還有三個弟弟在,無一例外都是庶出,不過母親的家世和分位都不算高,其餘分位高的生的卻都是女兒,也不知道是不是當年鎮北王有意為之。
比起當年的世子來,他的這些弟弟待遇就差很多,鎮北王爺對他們並不關注,雖然在王府之內不缺吃穿,也有專人教導,但比起世子來卻差了不止一籌。
以他們現在的情況來看,想要跟世子搶天下是不太可能的,但要知道皇帝還在壯年,他還能生,以後的事情誰又能知道呢?
章元敬腦中飛快的閃過鎮北王原配的家世,當年老皇帝為幾位皇子選擇妻子的時候,可見還是花了不少心思的,依稀能看出當年老皇帝的所想所圖。
不說文九,鎮北王爺的兩任王妃,原配高氏出生顯貴,父親曾是邊疆大將,大興大名鼎鼎的永寧侯,當年正是因為這位侯爺戰死沙場,鎮北王爺才不得不掛帥出征。
這場賜婚與其說是門當戶對,不如說是當初老皇帝在證據之下不得不做的事情,永寧侯一死,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