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八十九回 戰前會李靖點兵 蘇定方領授妙計

初春的遼東平原,春光明媚,豔陽普照,一派好風光。

遼水河原本冰封的河面,漸漸被上游的河水給衝開了無數條裂縫,也正處在被河水沖刷的冰河消融期間。

這天,遼水河的一較窄的河灣處來了一群身穿遼東本地牧民服飾的人,不同的是他們並沒有驅趕牛羊到此河中汲水,而是在這處河灣指著對岸比比劃划著。

“大帥,走了這麼多地方,就這裡河面是最窄且河水流速最緩的。”

“嗯!這裡確實不錯,且河水不深極易搭設浮橋渡河,不過對岸高句麗國駐軍情況本帥尚不清楚。”

“大帥,若從這裡渡河,向南不足百里便是高句麗國的北方邊城銀城,那裡駐軍不多隻有數千。但銀城以南200裡便是高句麗國北方主要防線,高句麗大軍20萬分部在後黃、橫城、磨米和麥古四城,此四城呈一字排開,猶如阻擋我大軍的一堵高牆般。”

“餘百戶,這界河之後的四城各自相距多遠,中間可有小道繞過。”

“稟大帥,高句麗國與我朝相鄰的這一代多山,越是往南深入高句麗國,山便越多,平地少見。這北方邊界四城都處在山中險要處,可說是四個依山而建的要塞。各城之間也多是難走的山路,就算人能過去,戰馬也是過不去。”

“大帥,既然這裡渡河了也難以攻打,不如再選其他地方過河。”

“不!羅將軍,我朝若是不打高句麗國則罷,若是一旦開戰,必須直接將強敵消滅。攻下這高句麗國所能仰仗的這北方四座要塞城池,再往南攻便是橫掃了,高句麗將在無法與我大軍抗衡。所以,這場硬碰硬的大戰無可避免,只能硬槓。”

“大帥,範某有一言。”

“範參軍只管說來。”

“大帥,擊破當前之敵固然必須,但也當講究些謀略,此河下游出海口不遠處可派一師渡河攻擊新城,然後直擊其後的赤峰、龍源,當前四城便難以南北相顧了。”

“嗯!範先生此言也有理,先不說這些,待回去後再細細商議。這裡不是久留之處,若是高句麗巡河騎兵來了,勢必引起懷疑,走~回去。”

一行十餘人再度上馬,打馬離開了這處河灣。

大隋遼東柳城軍營。

這裡駐紮了大隋東北戰區原13軍的部分將士(13軍大部跟隨原副統制使楊公卿上將去了庫倫城駐守。留守涿郡的13軍將士劃歸了涿郡守備軍,再加上有攻打高句麗國的任務,涿郡守備軍擴軍5萬,現有兵力總計為10萬,交由涿郡原守備大將靖邊侯羅藝的兒子少將軍羅成掌管,副將分別是薛萬徹和伍天錫,軍務參贊為範仕寅、達利特。)

中軍大帳內此時正召開著一場戰前軍事會議,與會眾將各自闡述觀點戰法。

“大帥,根據末將親自偵查的情況看,末將認為可分三路同時出兵攻擊高句麗。一路為中路軍,由羅某率領渡過遼河後奪取銀城,再向南攻打後黃、橫城、磨米和麥古四城,牽制住高句麗國北方主要兵馬;一路為左路軍,由秦瓊將軍率領出虞婁城向南攻打丸都山和丸都城,此路成功便可斷絕我中路軍正面之敵的退路;還有一路人馬為右路可按照範參軍之意,渡過遼河下游直擊新城,得手後在向東南攻打赤峰、龍源等地。我這三路人馬便可將高句麗國北方的這20萬人馬一舉吃掉。那時在合兵一處向南橫掃,一舉可定高句麗。”

羅成走到一副掛起來的軍用地圖前,指著地圖詳細講解著自己的戰術。

“嗯!羅將軍的戰法不錯,攻其一點,穿插其後,先吃掉其北方重兵集團,至少可以收復我被侵佔的遼東東部國土,之後在南下攻入高句麗本土,範某覺得可行。”參軍範仕寅點頭贊同道。

“高句麗國將20萬精銳擺在後、橫、磨、麥四城過於靠前,這就為我軍打穿插創造了條件,某看可以。”另一參軍達利特也撫須點頭道。

“大帥,末將願領一軍從遼水下游渡河,攻打新城。”薛萬徹起身請命道。

“大帥,末將願隨羅將軍領主力正面出擊四城。”伍天錫不甘落後的起身請命著。

“諸位稍安勿躁!羅將軍此計雖好但有瑕疵,恐施行不便。”

“啊?大帥,何為施行不便?但請明言。”

羅成聽了李靖一言,頓時大驚,忙追問道。

“諸位,羅將軍所說的中路出擊,本帥認同。但其他兩路恐很難實現包抄的戰略意圖,諸位請看~”說著,李靖來到了地圖前,“諸位,這是遼水河,說是河其實一旦冰雪融化後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