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會感到震驚的。但是現在,蘇林透過詩畫的力量,竟然凝聚了黃河兩岸數十里範圍內的生機力量,這可就是逆天的手段了。
“《詠柳》!好一個詠柳啊?表面上讚頌的柳樹,實際上,卻是在表達對春天生機思想的推崇……”
貴德府院的院首方正業也忍不住直接走到了黃河岸邊,激動得雙手顫抖地說道,“思想!這是真正的用思想作畫作詩,然後更是用思想引起了共鳴,這是引起了自然的共鳴啊!生機力量,數十里的生機思想力量,匯聚在一起,便是這春風剪刀啊……”
到了這個時候,眾人就算是再遲鈍,也明白了,那黃河冰面之上開始源源不斷由柳葉匯聚而成的巨大剪刀,便是被蘇林的詩畫共鳴而來的。
蘇林的這一首《詠柳》其實是一首詠物小詩,實質上正如那院首方正業所說的透過表面上的讚美柳樹,實際上卻是表達了內心深處對春天那生機勃勃的思想和力量的無限熱愛。
“妙哉!妙哉啊!蘇林的這一首《詠柳》不愧是鎮國的詩詞啊!”
此時的趙宏。心中已經完全對蘇林五體投地了,和別人相比。他反倒不關心半空當中的巨大剪刀,反而在細細品味著蘇林的這一首《詠柳》。驚歎道,“這一首《詠柳》詩的前二句‘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是在集中筆墨描寫那高高的、亭亭玉立的、婀娜嫵媚飄逸的柳樹。”
“嗯!不錯!前兩句對柳樹的描寫,非常之巧妙啊!”
葉明新也忍不住接嘴分析道:
“首句的‘碧玉妝成一樹高’是從整體上寫柳樹,說高高的柳樹像是用碧玉妝扮起來的,用‘碧玉’形容柳樹的晶瑩翠綠,突出了柳樹的色彩美。儼然妙齡少女,亭亭玉立。嫵媚婀娜,魅力無限。
第二句‘萬條垂下綠絲絛’是在寫柳枝,將垂掛披拂的柳枝比喻為少女盛裝垂掛的千萬條精美的絲帶,巧妙地寫出了柳樹的輕柔婀娜的盛裝之美。”
聽到兩個舉人對蘇林這首鎮國詩詞的分析,不管是府院的學生們,還是商人們,也都駐足仔細聆聽,畢竟他們雖然能夠體會到蘇林詩詞的奧妙和厲害,但是卻無法如同兩人這般看得透徹。
院首方正業見狀。也笑著進來插了嘴,接下去說道:“最妙的還在後兩句當中。在第三句中,用疑問的形式巧妙地寫了柳葉兒‘不知細葉誰裁出’,從形態上突出了柳葉精巧細緻勻稱的美。這一句同時又與第四句構成一種設問關係。‘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是自問自答,這一問一答,再加上一句形象化的比喻。將詩作由描寫柳樹巧妙地過渡到描寫春風。
春風是大自然生機思想和力量的象徵,也是大自然創造力的象徵。它既然能裁剪出細緻勻稱碧綠的柳葉。自然也就能裁出嫩綠鮮紅的滿園春色,裁出繁花似錦的整個春天。
從整體上看。詩的前二句詩分別描寫了柳樹的整體形象和千萬條垂掛的枝條,第三句在設問問題提出的同時,又有意無意地寫到均勻細緻碧綠的柳葉,三個句子分別寫了柳樹的不同方面,句句有內容,筆筆有特點。”
“方院首,學生有疑問,像這樣的詩詞,蘇林為什麼要用柳條和柳汁來寫呢?如果用聖力來書寫,豈不是威力更加地大麼?”葉明新拱手問道,他的疑問,也正是在場所有人不明白的地方。
“我剛剛分析的話,你們還是沒有聽懂啊!我都說了,蘇林的這一首詩詞,表面上是在寫詠柳,但是實際上要表達的是對春天生機思想和力量的推崇和喜愛。你們想想看,為什麼這半空當中的巨大春風剪刀會用柳葉來組成呢?”
院首方正業指著半空當中已經快要成型的春風剪刀,說道,“正是因為這柳樹本身便是春天生機催發出來的,蘊含著一股強大的生機思想啊!你們想想看,今天這寒氣如此厲害,這柳樹葉還能夠隨風飄動而不傷害,本身是不是就非常地了不得?蘇林應該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會突發奇想地用柳汁來作畫寫詩的……”
“生機思想……生機力量……這……用思想作詩……他……他真的是和我一樣的舉人麼?”
趙宏的目光怔怔地,他看著此時在河底冰面上的蘇林,竟然覺得是那麼地遙遠,那麼地高不可攀,再看看半空當中的春風剪刀,又油然而生了一股崇敬之情。
“這才是真正的儒士,這才是讀書人應該表現出來的才華和力量啊!用思想直接寫詩,走獨具一格的道路。像蘇林這樣的儒士,才是真正值得人敬佩的儒士啊!”
對於蘇林的看法,趙宏從一開的敵視,直接上升成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