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袁紹據有青、冀、幽、並四州,曹操據有兗、豫、徐三州。袁術已在建安四年稱帝不成嘔血而死。這樣,黃河中下游地區最有實力的割據者只剩下袁紹和曹操了。一山不容二虎。袁、曹各自勢力的發展,使他們都成為想吞掉對方的老虎,一場兼併戰爭在所難免。漢獻帝建安五年,袁紹、曹操兩個軍事集團在官渡(在今河南中牟東北)進行決戰。結果,處於劣勢的曹操戰勝了處於優勢的袁紹。官渡之戰的勝利,奠定了曹操統一北方的基礎。

身居隆中的諸葛亮,沒有一天不關注著天下形勢的變化。

心懷遠志的諸葛亮,對上述形勢的每一個變化,都瞭如指掌。

諸葛亮對天下形勢的瞭解,首先得益於荊州襄陽優越的地理位置。史載:〃襄陽上流門戶,北通汝洛,西帶秦蜀,南遮湖廣,東瞰吳越。〃這種四通八達的水路交通,使得襄陽成為南來北往人流的交匯所在。當時四面八方的軍政情況,必定隨著來來往往的過客傳到這裡。

諸葛亮對天下形勢的瞭解,還得益於所接觸的各種人物。他在隆中所接觸的人物,大體上可分為三類:諸葛親族,在野士人,政界要人。

興平元年(194)夏,曹操令荀彧、程昱駐守鄄城,自己率軍第二次攻打徐州,〃拔五城,遂略地至東海〃,〃所過多所殘戮〃。諸葛亮已隨叔父離鄉,哥哥諸葛瑾仍奉繼母在家。徐州再一次遭難,在〃本州傾復,生類殄盡〃的大難中,諸葛瑾只好〃棄墳墓,攜老弱,披草萊,〃〃避亂江東〃。孫策死後,孫權廣攬江東人才,以保江東鞏固。由於孫權姊婿的推薦,諸葛瑾被任為長史,轉中司馬。另外,除諸葛亮兄弟南遷以外,還有許多諸葛族人留在家鄉。諸葛亮可以透過與他們的聯絡知道一些有關江東、中原方面的情況。

……

第三章宏圖初展

第一節荊州……風雨

飄搖中的危樓《孫子兵法·九地篇》說:〃我得則利,彼得亦利者,為爭地。〃荊州在當時戰略家眼中,就是一塊必欲得之以取其利的戰略〃爭地〃。

諸葛亮說:〃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

孫吳魯肅說:〃夫荊楚與國鄰接,水流順北,外帶江漢,內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萬里,士民殷富,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

曹操的謀士荀彧對曹操說:〃願公急引兵先定河北,然後修復舊京,南臨荊州,責貢之不入,則天下鹹知公意,人人自安,天下大定,乃議古制,此社稷長久之利也。〃

從上述三個人的言論可知,劉備若得荊州,就可以從荊州和益州夾擊中原,實現〃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目標。孫權若得荊州,便可依長江天險,鼎足於江東,抗衡曹操,進而謀取天下。曹操若得荊州,便可雄據江東上流,乘長江而下,吞滅孫吳,一統天下。

荊州既為戰略爭地,就決定了它的安寧期是有限的。荊州的安寧,外撒於各路軍閥忙於自身的鞏固與擴充套件,內撒於劉表團結荊州士人擁兵自保。一旦這兩個條件起了變化,荊州就將陷入風雨飄搖之中。

建安八年(203)以後,荊州得以安寧的兩個條件已經起了變化。

先說外部條件。諸葛亮大傳第三章宏圖初展

官渡之戰後,袁紹於建安七年憂憤而死。他有三個兒子:袁譚、袁熙、袁尚。袁紹生前對三個兒子作了安排,小兒子袁尚,因受後妻劉氏之寵,袁紹把他留在自己身邊,打算讓他繼承自己的位置。長子袁譚,被派出去任為青州刺史。二子袁熙,被任為幽州刺史。外甥高幹,被任為幷州刺史。對於這樣的安排,謀士沮授認為不妥,他諫勸說:〃世稱萬人逐兔,一人獲之,貪者悉止,分定故也。譚長子,當為嗣,而斥使居外,禍其始此矣。〃對沮授的勸告,袁紹並沒聽進去。袁紹死後,眾人都認為袁譚身為長子,當繼承袁紹。袁譚自己也認為理當如此,趕回來繼位。袁紹的老部下逢紀、審配、辛評、郭圖分為兩派,逢紀、審配不滿於袁譚,辛評、郭圖則依附於袁譚。逢紀、審配二人怕袁譚繼位於己不利,便搶先假造袁紹遺書,擁立袁尚為嗣。待袁譚趕回,木已成舟,無法改變,便自稱車騎將軍,屯兵黎陽(治今河南浚縣西南)。從此,兄弟二人矛盾加深。

第19節:第三章宏圖初展(2)

袁譚、袁尚兄弟不和,給曹操北平冀州造成機會。建安七年九月,曹操出兵攻打袁譚。曹操大兵壓境,反倒促成了二袁暫時的聯合。袁尚率大兵授助袁譚,與曹軍一直對峙到建安八年。這時,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