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我們拜佛應該是牢記佛的教導,把佛菩薩當作自己的榜樣,去修正自己的行為,而絕不能指望佛菩薩去幫助你達到什麼目的。”
博主的話好深刻!(若水)
覃賢茂點評:
《佛是什麼樣子》一篇,蕭然兄以平實方便說法,而《佛教非教——再談佛》此篇,則是高屋建瓴,條分縷析,顯現出了蕭然兄極為高明深湛的理論造詣,以及###見性通悟的慧根,實是讓塵俗中的我輩受益非淺。
此處我絕非要作世俗作態的謙虛。以我一向的淺嘗輒止,不求甚解的讀書工夫,實是不足與蕭然兄在佛理上對等交流,蕭然兄畢竟已是正式皈依佛門的弟子。蕭然兄的文章中隱含多處的入經出典,也是讓我似是而非,妄加受悟。
然而我也不敢妄自菲薄,蕭然兄的文章我還是讀懂了一些。
蕭然兄說,佛的救度是有條件的,那就是你必須自救。這讓我想起《金剛經》中佛祖驚人的開示: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 最好的txt下載網
佛教非教——再談佛(3)
佛祖其實說得很明白了,造化的高低,一切全在於你自己,禍福無門,唯由心生,千萬不要以為有不費力氣送上門來的好事。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佛教亦非哲學——再談佛
如果說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佛教是最徹底的。因為,師父告訴你的道理那是師父自己證悟的道理,就像師父說渴了應該喝水,但是如果你不去喝,僅僅水可以解渴這個道理是不能解你渴的。所以,對於佛理,光明白遠遠不夠,按照道理去求證的過程至關重要,過程是萬萬沒有辦法省去的。 (提要)
佛教雖然回答了我是誰,回答了我從哪裡來,要到那裡去,亦有完整的世界觀甚至方法論。但是佛教亦非哲學。這是因為,任何一個哲學體系,終極任務就是構建一個理論體系,能自圓其說就可以了。至於這套學說是宇宙真理還是胡說八道,那是要靠其他人的實踐去印證。
佛教不同,說道理只是一個方面,甚至不是最重要的一方面。更關鍵的是要透過“行”去自己證,也就是“證悟”。因此佛教除了講“見地”,還講“修證”和“行願”,沒有修與行,僅僅明白道理幾乎沒有用處。
世人修佛往往落入兩個誤區,或空談,或悶修。空談佛理,猶如水中撈月,看著分明,但其實是一場空。古往今來,知識分子參佛多落入此誤區。論佛學見地,頭頭是道。但最終一事無成者大有人在,就是犯了“空談”的毛病。所以,達摩祖師感嘆:“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說理者多,通理者少”。
另一個誤區是所謂“悶修”,天天打坐,大悲咒能倒背如流,但最終也沒能開悟,原因就是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反正打坐唸佛總是好事,就這樣1萬遍100萬遍地念下去,一年,十年地坐下去,但為什麼念,為什麼坐渾然不知。這樣的修,不能說沒有效果,因為一心不亂地打坐、冥想,就是當氣功煉對身心也是有好處的。但是想就此開大智慧,恐怕是難了。因為外教,如瑜珈、如道家的氣功,同樣是這樣煉的。
至於行願,現代人就更鮮有做到的,別說地藏菩薩發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大願,就是小願也少有人發了。
所以,真正的修佛,無論頓悟還是漸修,無論淨土還是密宗,明理與修行一個也不能少。佛教即是宇宙的大智慧,也是個人尋求解脫的法門。如果說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佛教是最徹底的。因為,師父告訴你的道理那是師父自己證悟的道理,就像師父說渴了應該喝水,但是如果你不去喝,僅僅水可以解渴這個道理是不能解你渴的。所以,對於佛理,光明白遠遠不夠,按照道理去求證的過程至關重要,過程是萬萬沒有辦法省去的。
換句話說,所謂哲學家,用腦袋想就夠了。而參佛不行,除了腦袋,身體、行動的介入更重要。
必須注意,所謂行動,不僅僅是道德層面的積德行善,還包括一些非常具體的修煉法門,如果你真的要追求大解脫的話。2007…04…06
評論:
不論佛教還是哲學,無非是人生觀與世界觀。既然是人生觀與世界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