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時間,孫曉的家發生了很大變化。
臨街的東廂房經過改造,只隔出了一小間繼續做廚房,剩下的一大間經過裝修變成了一個小賣部。出售各種生活日用品,父女倆有了非常穩定的收入。
而且,大家都發現,自從過繼了孫曉,敬亭叔每天都容光煥發,越活越年輕了,就連以前半禿的頭頂,都長出了烏黑的頭髮。就跟逆生長一樣,現在看著也就剩30來歲了。
愛開玩笑的大哥們,跟他說:“叔,再過幾年,你是不是就剩20歲了?”
可不是嗎?原來站一塊,還能看出敬亭叔比他們大,現在,人家看著比他們還年輕了。
孫敬亭摸著腦袋嘿嘿笑:“不至於不至於。這不是每天高興嘛,一高興,人就顯得年輕了。”
“那也沒見過把臉上的褶子都高興沒了的啊。”大哥們語氣那叫一個酸。
別說敬亭叔了,就連絕戶奶奶都年輕了啊。以前頭髮幾乎全白了,現在都半黑半白的,整個人也每天樂呵呵的,看著精神的不得了。70歲的人看著跟五十歲似的。
本來大家是酸得不得了的,但是再看看孫明生夫妻倆略微佝僂的腰,瞬間就自愈了。慘還是那倆慘。
這兩年,大家跟著一起養雞,做小生意,也都賺了不少錢。就他倆,也不知道在想什麼,不跟著大家一起幹,跟別人的差距越來越大了。
92年,孫曉跳過育紅班,直接上小學。這時候的學費已經漲到15塊一學期了,另外還要單收雜費。再加上買練習本和筆的錢,一個學期,差不多需要50塊錢左右。
一年級有兩個班,每班有四十多個人,學生從五歲到九歲的都有。
入學並沒有明確的年齡限制,也不需要限制。事實上很多孩子入學都晚,年齡段集中在七~八歲。
比如孫慧,不知道為啥,比原世界晚了一年入學,現在和孫曉同級不同班。孫慧這孩子心也挺大的,見到孫曉,還會喊聲小姑。
也或許,小孩子忘性大,之前的事情已經不記得了吧。反正她們之間的接觸,也就是兩年前的那一次而已。
上學第一天,班主任桑老師在黑板上寫了一個“1”,問:“誰認識這個字啊?”
孫曉無語,除了她,大家都上過育紅班的,問這個不是太小兒科了嗎?
老師點了一個叫楊建華的同學來回答。
楊同學長得高高壯壯,坐在教室最後一排,站起來,響亮的說道:“yi”。
老師又在黑板上寫了個“一”,問他:“這個呢?”
楊同學思考了一會,大聲回答道:“扁擔。”
老師被他噎住了,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
全班爆笑,所有的同學都向後扭著身子,試圖看清楚這位給全班帶來歡樂的楊同學長什麼樣。連孫曉都笑得前仰後合。
老師也想笑,他一邊忍著笑,一邊用小竹竿敲著講臺上的桌子,喊道:“都別笑了,坐好,聽老師講。”
沒辦法,不喊不行,大家笑得太大聲了,根本聽不見老師在說什麼。
這個笑話持續了至少三分鐘,教室裡才漸漸安靜下來。
老師問楊建華同學:“你用過扁擔嗎?”
“我家裡有,我沒用過。”
事實上,這個時候,扁擔已經在逐漸退出歷史舞臺了,大家用的都不多。取代扁擔的是一種獨輪小推車,辛莊這兒管它叫“土牛子”。
但是家家戶戶卻都還保留著扁擔,因為偶爾還是需要用。
辛莊雖然不像西山一樣處在山坳裡,但是也靠著一座山頭,比較缺水,吃的是深井水。
水井和家家戶戶之間,已經修建了自來水管道,但是需要使用壓力泵才能將水從深井中輸送到村民家裡。這個壓力泵是有專人負責管理的。每五天開一次,每次就開兩個小時。
所以,每次到了村子放水的時候,村民就會抓緊時間把家裡的大缸小甕統統接滿水,不然不夠用,等不到下次放水就用完了。
而且還有一個問題,壓力泵的馬力不夠大,靠水井比較近的人家出水量會比較大,越往後水越小,甚至就沒有。要是前頭的人家一直開著水龍頭,那後面的人家可能等到村子放水結束都接不到一點水。
所以,一到放水的時候,大家見面就問:
“你家水上來了嗎?”
“你家還沒上來?我家放滿了,去我家接。”
有的人家自己買了小電機,一到放水的時候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