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部分

心理特點,維柯分析說:“人由於不理解事物,就變成一切事物。”“因為當人能理解時,人把他們的心伸展出去,把事物蒐羅進來;但是當人還不能理解時,人用自己來造事物,由於把自己轉化到事物裡去,就變成那些事物。”《西方文論選》上冊第543頁。

原始人的這種心理,在現代文明人看來,就是一種變態心理,但這正是他們創造神話和傳說的基礎。維柯指出,原始人因為沒有推理能力,“渾身都是強旺的感覺力和生動的想象力,……這種形而上學就是原始人的詩”,“在他們的強旺而無知的狀態中,他們全憑身體方面的想象力去創造”,“原始人彷彿是些人類的兒童,由於還不會形成關於事物的透過理解的類概念,就有一種自然的需要,要創造出詩的人物性格”,而“他們的詩開始是關於神的”。《西方文化選》上冊第537、540頁。神話和傳說雖似荒唐、荒誕,違背常理和邏輯,但原始人卻真誠地信仰著。列維—布留爾指出:“原始思維專注意神秘力量的作用和表現,完全不顧邏輯及其基本定律——矛盾律的要求。原始思維不尋求矛盾,但也不迴避矛盾。它看不出把兩個客觀上不同類的事物等同起來,把部分與整體等同起來,有什麼荒謬之處;如果用神學的語言來表示,它可以毫不為難地容許一個客體的許多存在;它不考慮經驗的證據;它只是關心事物和現象之間的神秘的互滲,並受這互滲的指導。”《原始思維》第460頁。但細究起來,這種思維雖不符合邏輯和常理,卻服從感性需要,符合感性活動之理。神話、傳說表現著原人的各種喜、怒、哀、樂、愛、惡、懼和種種慾望願望。原始人的任何知覺都充滿了感性。在原始人的表象中,知覺和感性,客觀的東西和主觀的東西,彼此都是緊密相連、水*融的,所說原始人知覺的神秘性實際上也就意味著知覺受情感左右。列維—布留爾證明原始人“要獨立地觀察客體的映象或心象而不依賴於引起它們或由它們所引起的情感、情緒、熱情,是不可能的”。他們的任何知覺都是被充滿運動衝動的情感直接裹住了的。榮格(Jung)也說:“古代心靈的幻想活動能藝術地創造異常的美質。其興趣似不在如何儘可能地客觀地、準確地把握真實的世界,而是審美地適應主觀的幻想和期望。……古代幼稚的人……認為萬物都是有靈的,在他看來人類和動物是兄弟,他們同樣有靈性。他們對一切東西都是依照擬人化或受崇拜的獸形神的屬性來考察的,他們都把它們看做是人和動物。就是圓盤形的太陽,他們也認為有翅膀和四條腿,以便說明它的運動。可見,這種關於萬物有靈的觀念,不僅是遠離現實的,並且要符合主觀的幻想”的需要。《潛意識心理學》英文版第13頁;著重點為引者所加。他所說“審美地適應主觀的幻想和期望”,“符合主觀幻想”的需要,指的就是感性的需要和滿足,而感性的需要和滿足則是一切創造活動、審美活動的基礎。

。。

2 兒童生活在錯覺、幻覺的宇宙中(1)

和原人的心理一樣,兒童也是用感性的態度去感知世界和理解世界的。在兒童眼裡,宇宙萬物也都是有生命、有感情的。榮格指出:“對兒童來說,月亮是一個人或一張臉,或是星星的保護者,烏雲似乎是小羊,玩具娃娃也喝水、吃飯、睡覺……牛是馬的妻子,狗是貓的丈夫……”同①第13頁。如果你要告訴兒童月亮是什麼,是地球的衛星,圍繞地球轉動,月球的表面是不毛之地,月亮的光是反射太陽的光而來,那麼兒童一定不懂得。而如果你說月亮是嫦娥仙子,表面上的黑影是吳剛在砍樹,月食就是月亮被天狗吃了進去,所以我們要打鑼打鼓去救,對這樣充滿詩意和想象的解釋,兒童很快就懂得了。李白詩曰: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

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古朗月行》。

兒童是多麼天真,他們的想象又是多麼豐富而美麗!兒童也分不清心理、物理的東西,分不清知覺到的東西和想象的東西的界限。有這樣一首也是關於月亮的兒歌:

月亮走,跟我走,我和月亮手拉手。星星哭,我不哭,我給星星蓋瓦屋。

兒童認為,月亮和自己一樣有智力。他散步,月亮也跟著他走來走去。兒童還認為星星也會哭會笑;星星哭是因為無家可歸,所以要給它蓋瓦屋。給它安個家。兒童不僅認為月亮星星是有生命有意識的,而且認為所有事物都是有生命有意識的。參見《皮亞傑認識論述評》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