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看著滿有些躊躇不定的姚崇,淡淡說道:“說話啊,姚崇。你不是一向敢於直言麼,今天怎麼這麼猶豫?”
姚崇尷尬的拱手拜了一拜:“回陛下,此事有些重大,微臣也不得不考慮清楚再作回答。陛下何不召集閣部各員一起來商議解決呢?”
李隆基微微的笑了笑,就著火輕輕的搓著手,平靜說道:“姚崇,你不必在朕的面前耍什麼幌子。朕今天,還非得讓你幫著拿個主意。遼東大捷之後,如何治理和善後,才是最重要的。秦霄在這個時候提出削權貶職,也是從大局出發的。在這一點上,我們不得不佩服他呀!捨棄個人的榮譽與利益,顧全大局的平衡與安定。這件事情,朕打算獨斷專行一回,不願意將事情拿到閣部去細細的商議解決。你知道為什麼嗎?”
姚崇還當真有些疑惑了:“微臣駕鈍,請陛下示下。”
“很簡單,這件事情,在閣部議不出結果來。”
李隆基快口就將這句話說了出來,然後蠻有些狡黠的看著姚崇。
姚崇微微一愣,隨即也有些心領神會的點了點頭,呵呵的輕笑了幾聲。
“看來,你算是明白了。”
李隆基繼續說道:“秦霄這個人嘛,雖然歷來不太喜歡鑽營結黨跟誰拉關係,可是這些年來,他的聲望算是蠻高的了。閣部裡面的宰相們,不是對他心存忌憚,就是滿懷妒忌。再不,就是不想得罪他這樣一個出將入相、名聲勢頭如日中天的駙馬皇親。朕若是將他削權貶職的事情拿出來公議,得出的意見就難免有失偏頗。打個比方。張說、張適之、郭元振等人,不就一直對朕在遼東用兵有些反感麼?眼下還不順著這個風頭,狠狠地打壓一下秦霄麼?秦霄是大功臣,有功於社稷天下。朕首先要秉著一個公正、保護的心態去處理他的事情。”
姚崇不由得有些呆愕了。連忙拱手拜道:“陛下真是寬鴻大量的明君,處處為臣子著想。微臣能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