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喃喃地念叨著這兩個詞語,蘇遊實在是離他太遙遠了,高麗王城也一樣,可現在。。。。。。
蘇遊不是被自己派去南中了嗎?怎麼突然出現在高麗王城了?這是幻覺嗎?
楊廣不確信地盯著虞世基,以命令的口吻沉聲道,“你再說一遍!”
“陛下,蘇遊帶領一萬南中軍,於十二月初五由大同江攻入高麗王城。”虞世基字正腔圓地說完這兩句之後,又趕忙補充道,“這是從東萊和即墨以及渤海等郡傳來的訊息,千真萬確。”
467馬邑之亂
聽說蘇遊攻破高麗王城的訊息時,楊廣第一反應這是個玩笑,即便虞世基說得有板有眼,可他還是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當年自己第一次征伐高麗時用了多少人?是一百一十三萬!
楊廣也知高麗承受了自己三次征伐之後已沒有多少實力,所以才老是幻想著第四次去征伐他;儘管如此,他也不相信蘇遊只用一萬人就進入了高麗王城。
虞世基只得解釋道,“在蘇游到達平城之前,高麗國偷襲了百濟而後兵分兩路分別圍住了新羅的金城和慰禮城,蘇遊就是那時候開始介入戰爭的。在金城和慰禮城分別擊敗高麗的大軍之後,蘇遊又搶下了卑奢城,隨後才從水路殺到了平城。。。。。。”
按照虞世基的說法,蘇遊在進入高麗王城之前,早已在金城、慰禮城和卑奢城這三個地方把高麗大軍的主力剷除了。
這種說法顯然是站不住腳的,畢竟高麗國的大軍並不只有這三兩萬,事實上當時平城中就還有兩萬多守軍,遼東城一萬多的守軍也大部分回到了平城。
高麗城之所以被迫,還是因為蘇遊的火器,這是虞世基的訊息中暫時無法體現出來的地方;畢竟這個訊息來源於三山,而不是新羅或是高麗。
“蘇遊現在在何處?”楊廣沒有刻意去猜測蘇遊為什麼突然攻打高麗,只問出了自己最關心的問題。
“蘇遊攻下高麗王城之後,大概擔心遼東城的高麗軍回防,於是選擇退回了三山,目前正在憑藉卑奢城對高麗保持著進攻的態勢。。。。。。”虞世基當即把自己的猜測以及得到的資訊全都說了出來。
理所當然,虞世基不會故意去觸楊廣的黴頭,他說話還是有一定技巧的,也就是凡事都留著餘地,儘量用“大概”“可能”“也許”之類可以迴旋的詞語。
楊廣聽了虞世基之餘後,心情果然比剛聽到蘇遊攻破高麗王城時舒暢了許多。
對於蘇遊能夠破了平城,楊廣應該是高興的,只要蘇遊打的是大隋的旗號就好,問題是自己之前實在是失敗了太多次了啊。
聽了虞世基後面的話,楊廣以為蘇遊僅僅只有破城的能力,大概就是打強行打爛了平城的一個門,卻無法進一步擴大戰果。。。。。。
蘇遊的窘境,顯然是因為沒有國家機器在後面撐腰,但不管怎麼說,蘇遊能夠破城也是給自己掙回了面子不是?
雖然大概僅僅只是破了高麗王城的某個城門,楊廣卻感覺暢快淋漓,蘇遊立了大功啊。
蘇遊很快在楊廣心目中從當初的能臣變為了勇將,楊廣又覺得蘇遊與高麗人在卑奢城對峙顯然沒有什麼戰略效果;畢竟高麗沒有能力透過卑奢城進攻大隋,大隋現在的第一要務也不再是破高麗的王城,而是平內亂了。
“來人,去把裴蘊裴矩以及宇文化及傳來。。。。。。”因為聽了蘇遊攻破高麗王城的好訊息,楊廣的聲音都變得爽朗了起來。
虞世基顯然也知道楊廣叫裴蘊他們來此是為了決定蘇遊的去向了,實際上他除了帶來有關蘇遊的好訊息外,還有壞訊息要報告的。
最壞的訊息是羅藝自立,還有蘇遊在將近一月之內把即墨東萊渤海等近海各郡的難民接走了將近二十萬,這個各地的亂軍首領糾集百姓作亂有何區別呢?
不一會裴蘊等人便到了宮中,他們中除了宇文化及之外都對蘇遊大破高麗王城的事保持了樂觀,最後一致商定讓蘇遊也加入到圍攻瓦崗的行獵中去。
這個商議結果沒有讓在座的人有任何意外,讓他們感覺不可思議的是楊廣竟然提議敕封蘇遊為南中總管以及平高將軍,並且讓裴世矩親自前往三山給蘇遊蘇遊傳信。。。。。。
楊廣的提議,並沒有任何阻礙,裴蘊等人也知楊廣之所以派裴世矩去三山,是因為他擔心蘇遊不接受自己的號令。
事實上,在座諸人無不以為如此,畢竟現在連涿郡的羅藝都自立了,更何況有能力攻破平城的蘇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