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飛點點頭走進屋去,便見一個人正從書桌前站起身來,年約三十多歲,然後笑著走向自己。
鄭飛也面含笑意走了過去,一邊走一邊細細看著那人,心中竟升起了一股莫名的複雜的感情。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燕雲嘴中所說的趙良嗣!
那燕雲雖然沒有說,但鄭飛卻知道此人的真名乃是叫作馬植。
鄭飛清楚的記得以前在高中學歷史課時,當學到北宋這一段的歷史,自己那個胖胖的歷史老師曾略帶些憤怒的大罵過此人。
之所以罵他,卻既不是因為此人貪贓枉法,為非作歹,也不是因為他做過什麼傷天害理的事,而是因為正是因他的那一個“聯金滅遼”的計策,才間接的導致了北宋的滅亡!
其實,馬植的“聯金滅遼”本該是一個偉大的計策,而在當時遼國日衰,女真崛起的背景下,確實是大宋攻取燕雲,收復故地的最佳時機。
只可惜……從小在遼國長大,滿懷一腔報國熱血的馬植卻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祖國軍隊的戰鬥力已經下降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程度。面對金兵時潰不成軍的遼軍竟依然可以將宋軍打得落花流水,金兵由此才發現了宋軍戰鬥力的底下,繼而毫無顧忌的繼續南侵。
一個偉大的報效祖國的計劃,卻最終加速了祖國的滅亡。
但是……。
歷史又是誰能說得清的呢?
像金人那樣一個富有侵略性的民族,在滅掉遼國之後,對宋國下手那是早晚的事,歷史也並不會因為馬植的計策而產生重大的改變!
……。
正思索間,二人已走到近前,鄭飛回過神來首先拱手拜道,“鄭某多謝趙會長搭救之恩……”
卻不料馬植居然伸手托住鄭飛,鄭重道,“不,是在下要替燕雲十六州的百姓多謝鄭公子才是!”
說罷,馬植竟真的退後一步彎腰朝著鄭飛就是一個大禮。
鄭飛一愣,趕忙扶起馬植,“趙會長您這是……?”
馬植看著鄭飛,眼中果真是一片感激,“兩天前,聖上突然緊急宣我進了宮,命我又將遼地女真人之事詳細敘述了一遍,看聖上的意思,極像是要再行收復燕雲故地之計!三年前我自燕地歸宋之後,雖然承蒙聖恩賜了國姓,但我那計策卻不知怎的就如石沉大海一般沒了動靜,這一等就是三年。我本以為此事再無任何希望,卻不料竟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