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怎麼是散了呢,不就少了個副政委嗎?”
“這年頭幹部的事還能保得住密,幾個常委誰誰轉業,誰誰調走,下邊早傳開了。”
“我可以負責任地說,原來確實有那麼一本老皇曆。我和團長跟軍長政委師長政委都說了,現有班子今年原則不做調整。說說你對‘水門事件’怎麼看吧?”
鮑廷玉思索了一會兒,說:“三句話吧,一、不反對林建成自己悄悄處理的主意。原則性也好覺悟也好,我沒那麼高,開始典團長跟我說,我也是同意壓下不報的。二、不同意召開常委集體討論隱瞞不報的做法,在會上我提出,明知不對的事,怎麼能安在黨委名下啊?三、討厭偷偷摸摸寫匿名信的小動作,這不是軍人、不是男子漢乾的事兒。不管是出於什麼動機,在一個班子裡工作,有話不當面說,背後搞小動作,實在有點太那個了。而且客觀上把307團推到了泥溝裡,對307團幹部戰士感情傷害是很深。打個不恰當的比喻,本來病不致命,一下子把肚皮豁開,腸子肚子都露出來了。”
姜海河點了點頭:“是,我也看出來了。原本是老餘、林建成他們的錯,要麼悄悄處理,要麼把它端到桌面上來,大大氣氣地認賬,哪個領導自己擔責任,左不過就是挨頓批唄。搞到這個局面,真正說,肇事者是老餘、林建成他們,大家要氣,也應該氣他們。可是匿名信這麼一搞,李代桃僵了,放火的反而博得了大家同情,勁頭兒全對著報案的來了!”
“是啊,大家的意思是,火在灶坑裡,本來是可以撲滅的。你不管也可以,頂多把灶門口柴火燒完了事。你不撲火,反而把它揚開,讓小火變成了大火,連房子都燒了,一屋子的人全都弄得個焦頭爛額。”
姜海河進一步問:“怎麼走出這個陰影?”
“讓我說實話?”鮑廷玉看著姜海河笑笑。
“那當然!”
“那我可實話實說啦,”鮑廷玉斂住笑容,“昨天政委去馮主任家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