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了,又是做堂姐的,便擇了個近些的日子。好在,柳家一公爵一伯爵在身,乃帝都有名權貴之家,柳扶風更是帝都顯貴,當初江南戰事,更是從江南搜刮了不少好東西回來,又是嫡長子的親事,給大皇子府的聘禮頗是豐厚。大皇子妃並非眼皮子淺的,這些年,自有見識,並非因柳家聘禮豐厚而喜,只是,這起碼說明柳家對這樁親事的看重。
大皇子妃給閨女的嫁妝更是不少,攢了二十幾年的東西,溫慧雖是郡主,可公主出嫁也不過如此了。就是永福公主也打趣大皇子妃道,“大嫂可別忘了珠姐兒,別把好的都給晨姐兒陪嫁了。”
大皇子妃氣色很是不錯,笑道,“晨姐兒的嫁妝,我自也備著呢。珠姐兒這個,還是你們做姑媽嬸子的大方,可著勁兒的給添妝。”
大皇子妃嫁了大閨女,心下放下一半,待大閨女回門,聽聞親家很是和善,更是歡喜。殊不知王氏夫人早盼著長子成親呢,眼下她家裡雖被削了爵位,但這幾年已將亂人打發了個盡,府中上下氣象非往日可比,王氏夫人也樂得娶進媳婦來享享媳婦的福。溫慧郡主身份高貴,可幫著管管家事總是可以的,畢竟,這家以後還是長子的。
三郎親事正趕上北靖關的再一次戰事捷報,這次斥侯帶回的,非但是捷報,還有北涼國的王太孫以及幾位北涼大臣與數百北涼親衛。趙時雨與北昌餘巡撫的聯名奏章,上書說北涼王過逝,北涼王太子登基半月暴斃,王太子之子,王太孫殿下在幾位忠心耿耿老臣的護衛下逃至北靖關,想來向朝廷求援,只得送他們來了帝都。
那王太孫到帝都時已身染風寒,穆元帝命太醫過去診治,召來幾位北涼大臣覲見。其中一位姓金的北涼大臣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