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侯爵,1868年57歲改授為武英殿大學士,任直隸總督。
曾國藩被政界人物奉為“官場楷模”。這是因為,第一,他升官最快,37歲官至二品,在清朝獨一人;第二,做官最好,政聲卓著,治民有言;第三,保官最穩,歷盡宦海風波而安然無恙,榮寵不衰。
曾國藩自稱:“鄙人乃訓練之才,非戰陣之才。”
左宗棠對曾國藩的輓聯:“知人之明,謀國之忠,自愧不如元輔;同心若金,功錯若石,相期無負平生。”
梁啟超:“吾謂曾文正集,不可不日三複也。”
毛澤東:“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
蔣介石:“足為吾人之師資”。。
太平天國
洪秀全(1814年—1864年),原名洪仁坤、小名火秀,廣東花縣(今廣州花都區)福源水村人,年少時屢應科舉不中。1843年29歲在廣東花縣首創“拜上帝教”。1851年1月11日37歲生日發動金田起義,建國號太平天國。1853年39歲攻佔南京,改名“天京”並定都在此,頒佈《天朝田畝制度》。1864年50歲病逝,天京被攻破。
戰爭程序
從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義到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國曆時14年,勢力發展到18省,先後攻佔600多座城市。這場農民起義,不僅造就了天王洪秀全,成就了曾國藩,更樹立了湘軍在中國今後100多年曆史中的強大影響力。
天京之戰,史稱天京保衛戰,是太平軍為保衛首都天京,在1862年至1864年進行的防禦作戰。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生日,拜上帝會數萬人在金田村“恭祝萬壽”起義,是為金田起義。洪秀全稱天王,建立“太平天國”。
1851年9月太平軍攻克永安。
1852年12月,太平軍攻克益陽、嶽州。
1853年1月攻克武昌,2月棄武昌沿長江東下,攻克九江、安慶。3月攻佔南京,改名“天京”並定都在此,4月攻克揚州。
1856年4月破江北大營,6月破江南大營。9月天京事變,太平軍內槓,東王楊秀清被殺,北王韋昌輝處死和燕王秦日綱被處死,翼王石達開出走。
此時太平天國元氣大傷,正是政府軍隊的機會。10月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朝廷應付洋人都來不及,沒有精力去對付太平天國,也給了太平天國喘息之機。
1856年12月,湘軍攻佔武昌。
1857年12月,英法聯軍攻佔廣州,朝廷疲於兩線作戰,天平天國這一戰線,就完全依靠湘軍了。
1858年5月,湘軍攻佔九江。
1860年6月太平軍攻克蘇州,10月朝廷和英國、法國簽訂《北京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朝廷自此可以全力以赴對付太平天國,戰爭的局勢開始轉變。
1861年9月,曾國荃的湘軍攻克安慶。
1861年11月朝廷以曾國藩統轄蘇、皖、贛、浙軍務,所有四省巡撫提督以下各官,悉歸節制。
曾國藩定三路軍進軍之策:“以圍攻金陵屬之國荃,而以浙事屬左宗棠,蘇事屬李鴻章,於是東南肅清之局定矣。
1861年12月太平軍攻克寧波、杭州。
1862年5月曾國荃回家募兵2萬,回到安徽,會同鮑超的霆軍,克復長江南北各城,一直殺到天京城下的雨花臺。
天京的防禦,固若金湯。四周城牆,大多數修築了石壘。北面的防禦格外堅實,鐘山上修建了一座大城,名叫“天保”。山脊入城處也修了一座大城,名叫“地保”。太平軍守著這兩座大城,可以出兵挫敗敵軍在其他方面的攻勢。
1862年8月,李秀成從蘇州率領數萬大軍來解圍天京。曾國荃軍駐紮雨花臺,人數不過兩萬。李秀成此次攻打湘軍營寨,有2件武器,一是西洋火炮,一是地洞埋炸藥。湘軍也是2件武器防守,一是高牆厚寨,一是對挖地道。雙方陷入僵持之局,湘軍雖在戰鬥中處於防守和不利,但可以從安慶、蕪湖等地獲得補給,太平軍則由於水路被湘軍控制,糧草補給很困難,10月份之後天氣轉涼,可謂飢寒交迫。
1862年10月,李秀成撤兵。
1863年開春,曾國藩自安慶東下,檢閱天京圍軍。對曾國荃進行了如下指導:“以後宜多用活兵,少用呆兵。進退開合,變化不測,活兵也;屯宿一處,師老人頑,呆兵也。弟軍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