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德魯克書中的觀點,在重商主義原則上建立的“經濟人社會”,企圖透過“經濟自由”帶來“社會公平”,然而這一切並沒有發生。相反,隨著大工業的出現,經濟自由和社會公平之間的衝突不斷加劇,使社會大眾對市場機制,以及對實現社會的經濟目標失去信心和興趣;同時,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的人類浩劫,從根本上動搖了人們的生活信念,不再相信資本主義是好的,不再相信在經濟基礎之上的社會制度、政治原則和生活方式是可靠的,甚至是虛幻的,從而引發了整個社會在秩序上的全面危機;人們普遍期待著“非經濟的社會奇蹟”,結果落入法西斯主義的圈套,人類將為此面臨一場災難。
經濟是基礎,一個社會不可能在背離經濟成就的情況下創造所謂的奇蹟。社會的希望在於經濟領域之中,在於那些不辭辛勞、努力工作、創造財富的人們,是他們始終默默無聞地支援著一個社會的執行,是他們的存在,保障著人類社會能夠從災難中走出來。他主張在自由經濟的基礎上,依靠新觀念的引導,確立一套穩妥的組織原則、政治方略和制度規範,重建社會新秩序。
剛出版《經濟人的終結》,德魯克就動筆撰寫《工業人的未來》。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納粹的軍隊在隆隆炮聲中連連得手。對德魯克來說,這一切並不決定未來社會的命運,只是歷史表象上的一個事件,戰爭終究會成為過去,世界大戰之後,一定是世界和平。他要窺測人類社會演變過程中的內在動因,趕在和平之前,為工業社會的正常執行,識別出有價值的觀念和原則。
那個時期德魯克是在本寧頓大學任教,他大約花了兩年時間寫成《工業人的未來》,於1942年出版。德魯克認為,宣告經濟人社會的終結,並不意味著人類可以自然而然地建立一個新社會。事實上工業化生產方式,正在迅速改變著經濟領域的結構,從而迅速改變著整個社會的結構,不斷加深了現實社會的危機,加劇了現實社會的衝突。這個過程的自然結果,不會是新社會的建立,而是人類社會的崩塌;伴隨而來的是工業化實踐以及工業主義,將以失敗告終。可以斷言,整合或組織一個新的社會,需要新的觀念、原則和制度。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我對彼得·德魯克的理解(3)
我們只知道有關“經濟人社會”的一切都已經過時,但是並不知道新的觀念、原則和制度是什麼,這種缺失最終都透過社會轉折期的種種震盪表現出來。必須透過現實社會震盪的表象,從社會轉折的內在動因中尋找正確的答案,找到新的觀念;依靠新觀念的引導,形成普遍認定的原則,實現制度創新,重建社會的新秩序。毫無疑問,經濟領域中的工業化是社會轉折的本質動因;必須按照工業化的客觀要求,建立“工業人的社會”,這是現實社會的根本目標,也是解決社會轉折期陣痛的關鍵。
一個社會正常執行,涉及到三個基本概念,即地位、權力和功能。滿足一個社會正常執行,涉及到三個最基本的條件,即每個人有明確的社會地位,並擁有正當的社會權力,按照整體目標發揮社會功能。因此,建立一個能夠正常執行的“工業人社會”,必須首先把人放在第一位,必須建立在“人的基本訴求”基礎之上,這是建立一個新社會必須確立的核心觀念和基本原則。由此而論,必須賦予工業人或“工作中的人”以社會地位、社會權力和社會功能。然而,這個過程不可能直接或自然完成,每一社會成員只能依託一個社會基本單位或企業,獲取社會地位、行使社會權力和發揮社會功能。那麼,合乎邏輯的派生觀念和原則就是,企業必須成為一個社會組織,承擔起整合社會成員或工業人的責任。同時,社會必須把企業當做一個社群,賦予社會地位、社會權力和社會功能。形成社會、企業和個人三位一體的新社會基本結構。
可是現實社會呈現出來的狀態是,社會、企業和個人三者脫節。大規模生產方式,使每一個“工作中的人”不知道工作的意義,更不清楚自己的社會價值。企業並沒有把他們當做組織的一個成員,他們在喪失家庭經濟和家庭生活的依託之後,並沒有在企業組織中找到歸屬而融入社會,獲得相應的社會身份和社會地位。相反,“工作中的人”或工業人被邊緣化了,成了可以隨意替換的零件,被安置在只注重效率且毫無人性的機器中,喪失了做人的尊嚴。導致個人無意為企業承擔責任,也無意為社會承擔責任,只是一群“出賣勞動力,獲取工資”的自然人;新生的工業人處在離散狀態,企業和社會沒有產生出內在的整合力量,新的社會秩序無法自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