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當然不是假摔啦。”周易回答的很斬釘截鐵。“博爾東撞倒了我,我摔倒了,這有什麼問題嗎?”
“話是這樣說,但你不覺得你摔倒之後的動作有些誇張嗎?”這位明顯是來自沙爾克的記者追問。
“你是說我翻了個幾圈嗎?哦,抱歉,我不是為了博同情,我這麼做只是為了保護我自己,這叫卸力。”周易說道。“這是一種物理現象。是自然規律,我摔倒在地上如果不翻滾幾圈的話,就無法很好地把衝擊力傳導到地面去,這樣會對我自身造成很大的傷害。”
那位記者顯然認為周易是在找藉口,後者說他內心就認定周易是假摔了,自然不會接受他這樣的解釋,於是他繼續問:“就算是出於保護自己的目的,也不用翻那麼多圈吧?”
旁邊有中國記者對這位沙爾克記者的提問不滿了,出聲抗議:“你這是預設前提和立場的提問……”
那位德國記者回頭倨傲地看了抗議的中國記者一眼,然後就回過頭去,壓根兒都不搭理。
這讓中國記者們很不爽,叫嚷起來。
眼看現場火藥味突然濃了起來,周易連忙抬起手,用中國話對自己祖國的記者說:“沒關係,讓他問,身正不怕影斜。”
見周易這麼說,中國記者也不好說什麼了,只是覺得周易沒必要對一個故意來找茬的沙爾克記者這麼客氣。你有禮節,人家沒有啊,對付君子可以這麼做,對付敵人就直接上獵槍吧。
不過周易無所謂,他們也沒轍。
只能怒視那位德國記者的背影,如果眼神可以殺死人的話,恐怕那位德國記者都死無數次了。
周易看著這位找茬的記者,面色認真地說道:“是慣性。”
“啊?”那位德國記者沒反應過來。
周易耐心解釋道:“你剛才不是問我為什麼要翻好幾圈嗎?我告訴你,這是慣性的原因。首先,你要知道什麼是慣性。慣性是物體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時的特質。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固有屬性,表現為物體對其運動狀態變化的一種阻抗程度。當作用在物體上的外力為零時,慣性表現為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也就是保持靜止,或者是勻速直線運動。當作用在物體上的外力不為零時,慣性表現為外力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難易程度……”
聽到周易這麼說,那位提問的德國記者已經是一臉大寫的懵逼了。
而周易還沒有停下來,繼續滔滔不絕:“……回到為什麼我會翻滾圈數更多的問題上來。根據我剛才所說的慣性的定義——慣性的定性定義為物體抵抗動量改變的性質,將這定義加以定量延伸為物體抵抗動量改變的度量,就可以用來做數學的計算了。這種動量成為慣性質量,簡稱為質量。所以,質量表示物體的質量,同時,質量也是物體慣性的度量……”
說到這裡,周易順手拿過了提問的記者手中的小本子和筆。
而那位記者已經完全呆若木雞了,對於周易的這個舉動毫無反應。
拿過本子和筆的周易開始記者的採訪本上寫寫畫畫,一邊寫一遍說:“動量方程表達物體的動量與質量、速度之間的關係。我們將動量表示為P,質量表示為M,速度表示為V的話,三者之間的關係就是P=MV。不過牛頓第二定律方程式也可以表達物體的作用力F與質量——慣性質量——M、加速度A之間的關係:F=MA。”
周易真的在本子上寫出了這兩個方程。
“根據這樣的方程,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假如給定作用力F的話,則質量M越大,加速度A越小,反過來質量M越小,加速度A自然就越大。我的質量比較小,受到博爾東給予的作用力足夠大的情況下,加速度A就大。加速度大,我在地上翻滾的圈數就越多。如果是一年半剛剛來到多特蒙德青訓營時的我,可能就不止翻四圈了,六圈都有可能。因為那個時候的我更輕,質量更小,加速度就會更大。”
周易看著那位已經石化了般的記者,最後說道:“你問我為什麼會翻那麼圈?這就是原因,請問還有什麼疑問嗎?”
在周易解釋的過程中,在這位記者的身後就已經響起了一陣壓抑著的低笑。而現在,大家的情緒再也壓抑不住,響起了鬨堂大笑。
在大家開心的笑容中,那位沙爾克的記者也反應過來——自己被周易耍了!
惱羞成怒的他甚至都顧不上所謂風度了,一把搶過了周易手中的本子,然後低吼道:“你這是強詞奪理……”
“這怎麼是強詞奪理呢?我這是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