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個非常正確是袁大海剛剛認為的,在他沒有實地檢視過山海關之前,他也一直認為熊廷弼做了個大蠢事,平空送給後金那麼廣闊的一片土地,堪稱是大明的千古罪人。
然而,他現在不這麼看了,除了實地察看過山海關,知道這座雄關不可能被正面攻破的原因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知道明朝萬曆、天啟、崇禎三朝正處於全球氣候的一個“小冰河期”,幾乎所有的太陽黑子消失了長達七十年之久,在這一段時間內宇宙射線的流量降低,而同時氣候變冷,是過去一萬年間十數起類似情形中距今最近的一次,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冷的!
酷寒必將使降雨區域普遍南移,北方地區長年處於饑荒之中。在這種自然條件下,明朝只需要堅壁清野固守,不需費一兵一卒,就能把滿清活活餓死在關外。熊廷弼的戰略其實就是這個目的,只不過他不知道這是所謂的“小冰河期”,他的出發點卻是因為明軍在關外無戰之兵,無可守之城,固而才要全面收縮。
當明軍退守山海關後,如果後金兵要進攻,從瀋陽到前線的補給線就有六百里之長。明軍將防線佈置在山海關,就如同曹操將與袁紹的決戰的戰場,選在離自己後方比較近的官渡一樣,對明軍極為有利。更何況,山海關是“天下第一關”,防禦強度無懈可擊,是冷兵器時代從未被攻破過的一道雄關。但是由於廣寧大敗,熊廷弼被追究責任免職下獄,薊遼經略一職由王在晉接任。
王在晉這個人,先前袁大海也不待見他,認為這是個紙上談兵的庸才,但現在看來,他其實又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大家,又是一位被東林黨汙衊的所謂“閹黨”蠢才。在繼承熊廷弼“堅壁清野”戰略的同時,王在晉更進一步設計了一個殲敵于山海關下的絕妙構思這個構思便是在山海關外的八里鋪設定一個“重關”的計劃。
三年前,王在晉構建八里鋪重關要耗費一百萬兩白銀,如此龐大的數目卻得到了天啟毫無保留的支援。在當時的朝廷裡,不管是閹黨還是東林黨,或者其他人,都對此沒有反對。可是,正是孫承宗自告奮勇的跑到遼東視察,然後堅決否定了王在晉的這個計劃,並透過政治手段把王在晉搞下了臺。
袁大海記得,《明史》裡有記載,關於“重城”孫承宗提出的詰問讓王在晉無言以對,在後來許多解讀中認為是王在晉犯了低階錯誤,而同意他這個計劃的天啟帝也昏庸。其實並不盡然,若真是用荒唐的計劃欺矇天啟帝,在被孫承宗的詰問揭穿以後若回報皇帝,那王在晉絕對脫不了干係,可王在晉又為什麼七天七夜都不肯妥協呢?
而且孫承宗把“修建重城”的毛病給說得很詳細了,他還不妥協就顯得有點離奇了!
在前線考察完畢以後,孫承宗回去把這麼明顯的紕漏奏報了,但最終卻是“又上十餘疏”才有後來的結果,這麼明顯的紕漏怎麼會“又上十餘疏”呢?難道天啟不信任和器重他這位老師嗎?難道東林黨內閣首輔葉向高也犯糊塗了嗎?
一切的疑問都顯示這個“重城計劃”裡還面隱藏著一個玄機,其實這個玄機並不複雜,在孫承宗的詰問中就已經隱約顯現了一些。
孫承宗問王在晉:“如此則八里內守兵八萬矣。一片石西北不當設兵乎?”
其實當時山海關的總兵力不會超過八萬,袁崇煥官拜督師以後削弱薊門的兵力而補充關外時,明軍才達到七萬多人的規模。
從對話裡王在晉的敷衍可以看出王在晉根本就沒有打算在新城裡駐紮兵力,如此一來孫承宗的一系列質疑就迎刃而解了。孫承宗所問的:“舊城之品坑地雷為敵人設,抑為新兵設乎?”應以:“為敵設”作答。
孫承宗所問:“新城可守,安用舊城?”應以“新城不守,故用舊城”作答。
孫承宗所問:“則敵至而兵逃如故也,安用重關?”則是點到了其中要害,也是這個玄機的要津所在,這個玄機就是“敵未至而兵先撤”,把這個“重關”送給後金!
為什麼要送一個“重關”給後金呢?
原因很簡單,在現在的袁大海看來很簡單,一目瞭然的問題。因為熊廷弼堅壁清野後,退守山海關這番佈局,其實就是要在山海關下消耗後金軍的實力。
若是後金真的犯傻來衝擊山海關關門,勢必精銳盡出,明朝在此地和後金決戰,各方兵力聚集,且依託山海關雄關天險,夠後金啃半年也說不定。要知道,山海關絕非後金都未能攻克的錦州可比!至少,在不是太懂軍事的袁大海看來,要想硬攻下這座眼前的山海關,沒有個十來萬屍體別想鋪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