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
第九十七章 紛爭
皇帝要讓位給燕王的訊息震驚了整個京城,無論朝野,無論文臣武將,勳貴世爵,宗室皇親,人人都想盡了辦法進宮見皇帝,勸他打消念頭,就連當事人之一的燕王,也含淚跪在廷上請求皇帝收回成命。
皇帝見狀,反而更確定燕王是真忠臣,皇后那些話完全是在造謠中傷,而自己居然因為她的中傷就對燕王起了疑心,實在是太不應該了。他也含淚與燕王對跪,請對方接受自己的好意,兩人你求我推了半日,皇帝甚至連“君命不可違”的話都說出來了。燕王仍是不答應,還哭得十分傷心,身體搖搖欲墜,最後因為長跪不起,腿上的舊傷犯了,只能被人扶著下了朝,當晚就請了太醫去,第二天就宣告臥病在床,只是每天都要上一本奏摺,請皇帝收回成命。
皇帝心中已經下了決定,認為燕王遲早會被自己打動的,對他的奏摺一律視若無睹。至於其他反對的人,他則拼盡全力說服對方。
對於承興朝老臣為首的一眾文臣,他把燕王這幾年在藩地與京城的施政一條條列出來,向他們證明燕王的執政能力,又把燕王對自己的大恩一再重複地說明,甚至還說,以建文朝的亂相,若不是燕王,大明江山只怕已經保不住了,蒙古大軍也早就南下中原,自己身為帝王,什麼都沒做,拯救江山社稷的事都是燕王在辦,以燕王的大功,原該登基為帝的。面對他的理由,文臣們都默然無語。誰不知道燕王做皇帝比今上靠譜?可名份兩字大過天,建文被認定是暴君,一開始就是因為他不守名份篡位為帝所致。
對於親近燕王的武將與勳貴們,皇帝倒不用費什麼力氣,只不過他們當面還是要勸幾句的,都聲稱燕王本無此意,皇帝這麼做,倒讓燕王處境尷尬了,怕這麼一位賢德王的名聲要受了連累。皇帝心中更加愧疚,卻沒打消念頭,反而認為以燕王的賢德與威望,做了皇帝一定比自己更稱職。
最麻煩的要數宗室皇親們,他們當中也有人自詡身份與皇帝相若,要是皇帝不坐龍椅了,理當先輪到他們。燕王是太祖皇帝的孫子,卻只是先帝的侄孫,饒他再能幹,功勞再大,也輪不到他坐上那個位子,大不了看在他功績的份上,日後立了新君,多重用他就是了。對於這些人,皇帝心裡也有幾分忌諱,並不理會他們的話,只命宗正管束宗室子弟,免得他們鬧出承興末年的慘劇來。
宗正原是宗室長輩,算起輩份來,跟先帝是一輩兒的,正經是位老王爺,宗室裡誰的資格都沒他老,卻一向與燕王來往頗為密切。他心裡早就看皇帝不順眼了,也更傾向燕王登上大位,見皇帝主動下了旨,便真的使手段將宗室裡那些上躥下跳的小年青們壓制住了,旁人要怪,也只會把賬算到皇帝頭上去。
不過,宗室中除了那些野心勃勃的人士外,還有更多的是希望維持現狀的人。皇帝雖然無能,但勝在性情寬厚,即使知道這些宗室叔伯兄長們在悼仁太子遇難時,一句好話也沒為他們一家說過,甚至還有一部分人落井下石,但皇帝登基後,大手一揮,說不追究就不追究了,除了藩地的大權回不來,其他的尊榮依舊,他們小日子過得很是滋潤,漸漸地也習慣了沒有大權的日子。
可燕王上了位,情況就不一樣了。燕王是個武將,殺伐決斷,想要對付什麼人,從不手軟!更要緊的是,當初老燕王一家出事時,其他藩王們沒少算計他這個遺孤,有人還私下侵吞了他的產業,若不是悼仁太子護著,他還未必能活到這麼大呢。當日建文帝縱容馮家殘害宗室,誰也沒膽子反抗,只有他帶兵殺入了京城,將建文與馮家連根拔起,可見他的厲害。如今他只是藩王還好,一旦手握大權,那些曾經得罪過他的人還有活路嗎?
至於建文舊臣,他們在這種事上沒有發言權,不過他們私心裡跟宗室那些期盼維持現狀的人也是一樣的態度。皇帝寬仁,會接納他們繼續在朝為官,他們仍舊過得風風光光,可燕王上位卻是未必。再說,燕王手下也有不少能人,一朝天子一朝臣,皇帝換了,朝臣們肯定也要換。那些好的官職就這麼些,要安插新人,就必得有舊人被淘汰,什麼人是最容易被換下的,還用問嗎?
時間一長,眾人開始分裂為三派,一派以老臣與部分宗室為主,仍舊擁護昭宣帝朱文至,認為他雖然能力平庸些,但性情寬厚,又能接納大臣意見,是個合適的君主人選,至於子嗣,未來他也許會生下皇子的,就算不能,過繼宗室子也行;另一派則各類人都有,贊成燕王繼位,畢竟昭宣帝太無能了,本來就是大亂之後需要大治的時期,再被他亂搞幾年,百姓還能活嗎?再說,他要是生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