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74部分

所謂的九龍入水,就是說有九條地脈由此匯入大海,而地脈入海之處,往往會於近海處或者岸邊形成風水寶地,九龍半島也是如此,有了風水寶地自然會引來人們居住,風水養人,人增風水,於是乃成香江人氣。

香江地方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想要用一個風水局總攬,恐怕這世上尚無能一眼斷之的術士大能,不過香江風水師協會在香江盤踞百多年,這不大的地方早就被他們仔仔細細的勘測過無數遍了。

儘管不能用一個統一的風水局來解釋香江的風水整體狀態,但是香江的風水師們卻能將香江分成幾個大片區來看待,香江島和其他離島是一個金海明珠局,九龍半島則是一個九龍入水局,至於更北邊靠近鵬城的地方,風水情況沒那麼好,地形也比較散亂,是有多個更小的風水格局所組成的。

香江島上的風水局雖然不錯,但並不是很適合玄門門派使用,就算島上有風水極佳的地方。也因為格局太小不利使用。而香江北邊的風水寶地規模也不大。多被玄門門派所瓜分。佔據這些風水寶地的,多為香江的中等門派,而且往往是後來者,如意山莊也在其中。

而香江真正有實力的門派佔據的都是九龍半島上的風水寶地,這些寶地格局大、風水好,兼得地脈與海洋之利,的確是相當不錯的駐地之選,當然。這僅僅是指香江這個地方,有矮子裡找高個的意思。

這些所謂的風水寶地自然是沒法跟青城山這樣的名山相提並論的,就連南粵的棲霞、南華等地也遠超此處。九龍半島的風水寶地,勉勉強強能跟鵬城七星學院一比,甚至比鹿鳴山莊還要稍差一些。

其根源並不在於地脈的本身的強弱,而是因為九龍入水局是個散局,鹿鳴山莊的群龍望月局則是匯局,換而言之,九龍入水局以九條地脈成就了九個以上的風水佳地,而這些風水佳地又合為一個更大的風水局。整個氣運散佈在廣袤的半島區域中。

群龍望月局卻是數條地脈匯聚於一地,成就的也就是鹿鳴山莊那一點地方。直到後來方石佈置群龍望月局,將城市煞氣引入,以地脈生化轉變,這才將地脈之力發揮出來惠及萬民,而在此之前,這些地脈可是隻帶來了壞處的。

方石的設計的風水局跟天然形成的九龍入水局當然不可以同日而語,方石設計的群龍望月局收城市亂煞入局,以陰煞化育陰陽,然後再透過巨大的城市陣局惠及萬民。同時,又能將高強度的陰煞之氣供給玄門術士使用,形成一個巧妙的化煞聚運之局。作為管理者的鵬城玄門同道則從中獲取一份好處,不會奪取百姓之福自肥,反倒因陣局惠及百姓而得因果之利,因此鹿鳴山莊乃是雙贏之局。

再看香江九龍半島的九龍入水局,此局原本是天生的,本就是天地利人之局,可是隨著術士的到來,他們佔據風水寶地取利自肥,原本就有奪運之害,這些門派又各自為政,不但不思整合重置九龍入水局以全天意,反倒為了爭奪風水寶地而互相攻訐,各個門派奪取風水寶地之利尚嫌不夠,誰又想過要將風水之利分與百姓。

因此,九龍半島多有寺觀,可是這些寺觀卻只有收取願力之意,沒有將氣運反哺萬民之思,或許這也算是香江風水衰敗的原因之一。

很巧合的,在香江跟如意山莊做對的反對派,多是居於九龍半島的,這其中未必僅僅是巧合,或許正是因為這些佔據好地方的門派來香江的時間比較早,他們才會跟海外勢力有著更深的聯絡。

這些最早在香江開門立戶的玄門門派,在香江風水師協會成立之前,還組建了一個算是風水師協會前身的組織,那就是九龍會所。

當年香江開埠,因為西方殖民統治者對玄門深懷戒心,加上西方教會的強勢入侵,玄門生計維艱,各派為了抱團取暖,成立了這麼一個鬆散的聚會場所九龍會所,這些玄門門派就常常聚集於此交流資訊商量對策,成為九龍半島玄門門派的一個聚會場所。

這個聚會場所其實說不上是一個組織,但是在精神上也算是一個香江玄門的代表,直到被後來正式成立的風水師協會所取代,但是這個會所並沒有因此消失,反而轉變了職能,依然是九龍半島玄門中人的聚會場所,整個香江的玄門術士都公認此處才是玄門術士彙集的地方,更是玄門術士們交流資訊,接取生意的場所。

而這個重要的場所,正好被香江玄門的保守勢力所把持。

九龍會所其實是一個大茶樓,茶樓樣式是仿古的,有四層高,中間有個天井,天井中央是一個高臺,平時有人在這裡唱戲或者說書,而茶客們,則在樓中四面而坐,或是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