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將軍太客氣了,無妨無妨。”張一鏖連忙客氣回道。
吳紹霆讓王長齡取來一張椅子,請張一鏖在面前不遠的地方坐下來。
“張先生今日前來,是不是總統府那邊有什麼新進展了?”他試探的問道,不過無論是表情還是語氣,都沒有顯出什麼興致來。他知道總統府到今天肯定還是沒進展,張一鏖一進門的表情就能證明這個推測。
“確實有進展,警察司已經找到了好幾個目擊證人,很快就會製出兇徒的畫像。如今火車站、城門、官道等等,都增派了哨卡檢查,相信用不了多久就會抓到這些賊子。”張一鏖對吳紹霆的問話有所唐突,不過好在事先準備了一些措辭,這時正好派上用場。
“聽張先生這麼說,也就是還沒有進展了。”吳紹霆冷冷的笑了笑,他現在不必要給總統府的人任何好臉色。
“當然……話也不能這麼說的……呵呵。其實今日在下前來,倒是有一些重要的事要跟吳將軍談了一談,希望吳將軍不要太見怪。”張一鏖含糊其辭的轉移了話題。
“張先生直說吧,我聽著呢。”
“這……”張一鏖原本打算與吳紹霆單獨私下的交談,這樣多多少少更利於言辭,沒必要把話說的太複雜。可是他現在看到眼前的情況,也知道吳紹霆多有不方便,只能硬著頭皮說道,“想必吳將軍這段時間聽說過外面的風言,大家可都在關注著吳將軍的情況和案子的進展。誠實的說,這次事件實在是駭人聽聞,也不知道是哪一個陰謀家妄圖加害吳將軍,不僅僅是毀我中國之長城,更是陷我國府於不義。等到真相水落石出,兇犯一一歸案,不管是幕前還是幕後,一定重罰不饒。”
吳紹霆當然聽得出張一鏖這席話當中的關鍵詞,不過他卻故意不搭理,只是順著話答道:
“本應該如此!這等猖狂之舉若再不得到警醒,世道可就徹底亂套了。”
“那是,那是,”張一鏖心中微微有些著急,他接著又道,“深入調查、嚴辦不法之徒是國府責無旁貸,但吳將軍應該知道最近國內的言論似乎有所歪曲,也不知道都是一些什麼人,一傳十十傳百的跟風遙相,實在讓人匪夷所思。雖然都是一些流言蜚語,但三人成虎以至於危言聳聽,實在是讓人防不勝防,對調查本案也有極大的影響呢。”
“所以,越早抓到兇手,大家也就越早安心。”吳紹霆裝蒜的說道。
“話雖是這個理兒……但是吳將軍您看在這個時候您是不是先站出來說兩句,哪怕是發一則通電,告知您現在的身體狀況也好。”
“張先生,敢問大總統是不是有什麼難處?”
“呵呵,吳將軍您是明白人,其中的道理不會不知道的。”
第424章,另外一場談判
吳紹霆故作沉思,假如張一鏖真是奉了袁世凱的命令來請自己出面為北洋政府澄清的話,這極有可能說明真的與袁世凱無關。在案發之後才過了八、九天時間,袁世凱已經十分敏感的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巴不得儘快跟這件事撇清關係,而且還真的做出大動作,又是調兵封鎖、又是增派護衛,怎麼看都不像是幕後主使。
不過這僅僅是較大的可能,疑點依然不能完全消除。
因為他實在想不通在這個時候何人要置自己於死地,用利益倒推法來揣測,自己死後能夠獲得直接利益的人只有北洋政府。就算不是袁世凱所為,也極有可能是北洋派其他人所為,比如段祺瑞,又比如陸建章,這些人都是有能力又有條件佈置行刺計劃。
就目前而言,不管是不是袁世凱所為,既然國內的輿論都在針對袁世凱,對北洋派的氣焰有極大的創傷,這件事未嘗不是好事!最起碼從眼前來看不是壞事。既然他搞不清楚真相到底是什麼,何不借著這個機會讓北洋派有點壓力呢?
“張先生,我吳紹霆現在還活著,不代表這件事就能草率處理。當年在上海宋先生同樣是倖免於難,可宋先生事件所帶來的後果,我相信大家都沒有忘記。”吳紹霆語氣沒有任何感情,一下子像是跌入冰窟之中似的,有一種若隱若現的咄咄逼人。
“吳將軍,您這麼說可就不對了!您拿當年宋先生的案子來對比這次的事故,只怕有所不妥吧。更何況時至今日,也沒有十成十的斷言表明宋先生遇刺與大總統有直接關聯,吳將軍這般含沙射影,實在是在下難以接受,只怕也會給吳將軍這次北上的目的帶來影響呢!”張一鏖雖然是來求吳紹霆幫忙,可人是有限度的,尤其還是當著這麼多人的面吳紹霆竟然一點都不留情面,理所當然是要